“請途經大慶、萬橋路口的電動自行車車友們,不要逆向行駛,自覺佩戴好頭盔……”近期,在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上空經常響起這樣的“隔空喊話”,吸引了廣大市民的注意。交通文明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的體現。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利用無人機參與“空中值勤”,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以來,我市以打造社會文明標桿城市為統攬,堅持“全面、全域、全時、全民”創建要求,創新工作方法,多措并舉扎實推動文明創建向城市“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延伸。 線上+線下,掀起“佤的泰興”全民創建熱 “這里面的動畫制作得非常有趣,看完之后,我覺得每一位泰興市民都應該盡好維護美麗環境的責任。”市民張建說。近日,一場“小杏有禮爭做文明有禮泰興人”的接力賽邀請廣大市民參與其中。我市借助H5的傳播快、范圍廣、方便瀏覽、頁面精美、互動性強等特點,將文明新風“吹”入尋常百姓家。線上線下齊發力,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文明城市創建的宣傳工作,全面提高市民知曉率和參與度,引導樹立文明風尚,營造更加濃厚的創建氛圍。 “小程序”聚焦堵點問題。開發推廣“佤的泰興”文明創建市民隨手拍互動平臺,分設“即拍即辦”“有一說一”“辦件反饋”等模塊,形成交辦-整改-反饋的工作閉環。讓群眾通過微信小程序快速反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堵點問題,直接參與、支持、監督文明城市創建。小程序5月份正式上線以來,市民共反映問題2250個,涵蓋全市17個鄉鎮(街道)、72個部門,回復率100%,辦結率達90%以上。 “線上直播”聚焦難點問題。市創建辦聯合市融媒體中心,每季度舉辦一次“問政創建”12345·政風行風熱線全網直播特別節目,每次聚焦一項重點難點專題,海選觀眾報名參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質詢,紀委監委、黨政督查室全程監督。前3期節目,線上線下觀眾超10萬人次。 “媒體曝光臺”聚焦痛點問題。在電視“泰興新聞”、“智慧泰興”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平臺開設“曝光臺”,每周一至周五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小區臟亂差、農貿市場管理缺失等易發頻發的痛點難點問題,每周六組織“回頭看”,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到位。 放大品牌效應,用“佤的村規民約”樹新風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鄉風民風美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為目標,多措并舉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深入開展文明創建系列活動。 宣堡鎮郭寨村的“多彩郭寨韶華正茂”志愿服務隊,通過板凳會、茶會話、拉家常等形式,組織百姓名嘴、青年志愿者隊伍入村入戶,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教育工作。 近年來,我市以“佤的村規民約”品牌打造為契機,奏響鄉風文明奮進之歌。充分發揮宣堡鎮全國首創“鄉規民約”這一獨特歷史資源優勢,挖掘村規民約的歷史脈絡、思想精髓和時代價值,在宣堡鎮郭寨村積極打造全國首家村規民約實踐基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三館”、百姓大舞臺、同心莊臺、振興莊臺等陣地,形成集文化傳承、道德培育、美麗宜居、新風新俗為一體的“佤的記憶傳承”“佤的文明密碼”“佤的致富之路”“佤的新風新俗”四個文明實踐點,通過村規民約實踐基地建設,不斷激發鄉風文明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村民公約”、注入可感受的“文明力量”。 以“四大行動”組織實施為抓手,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深入開展“新風新俗新市民”教育實踐活動,指導村居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制定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組織3.6萬余名黨員干部群眾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對操辦內容、宴請范圍、隨禮標準等事宜做出具體規定。 創新“學”“講”“干”,激發“當標桿、爭第一”強動能 在延令街道三營社區,黨員干部齊聚一堂,一場以“延之有理——黨的二十大精神·我來講”為主題的理論宣講活動正在舉行。作為理論宣講的品牌創新項目,延令街道從陣地建設、人員隊伍、活動載體、品牌內涵等方面入手,全方位、一體化推進“延之有理”品牌建設力度,持續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潤物無聲,把道理說進百姓的心坎里。 以新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我市圍繞“泰州當標桿、蘇中爭第一”目標追求,突出用新思想武裝頭腦,弘揚“三個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質,著力回答好“高質量發展”時代之問,趕考好“奮進現代化”新征程。 厚植“學”的深度,以“三個不相信”勵心。依托楊根思烈士陵園,打造楊根思青年學習社,制作“紅色地標”打卡手冊,推出研學線路,策劃開展“基地一課”“親子紅色行”等活動260余場。舉辦“永遠的長津湖不朽的楊根思”巡展40余場次,把英雄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三個不相信”誕生的歷史淵源等送到群眾身邊,激勵廣大市民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 拓展“講”的廣度,以“三個不相信”鑄魂。“云展播”《英雄永存-楊根思》《長津湖》《跨過鴨綠江》等紀錄片、電影,賦予宣講“指尖”和“沉浸式”體驗。開展“與英雄對話”紅色教育活動,舉辦“弘揚‘三個不相信’我心中的英雄”征文朗誦比賽,通過講英雄學英雄,深入了解英雄宣言內涵特質。按照“1+N”思路,成立市委宣講團和39個特色宣講隊,構建“線上+線下、專題宣講+選題送講”宣講體系,推動全市上下形成爭當新時代奮斗者的干事創業新熱潮。 加大“干”的力度,以“三個不相信”踐行。緊扣踐行弘揚“三個不相信”城市精神特質推進“點贊泰興人”先進典型評選,成立“弘揚‘三個不相信強國復興有我’”先進典型學習宣傳宣講團,組織先進典型帶頭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0余場次,立好“標桿旗”、搭好“比武臺”、傳好“接力棒”,凝聚起“爭先、領先、率先、優先”強大動能,以實干實效不斷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新版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標準,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促進人的行為養成走向自覺,構建文明創建人人參與、創建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