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強市要靠實干,科技創新要出實招。保持“進”的態勢固然重要,更需要找準方向為未來蓄積“強”的動能。在11月18日上午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泰興)銀杏節上,我市聘請了6位高校院所專家學者、國內知名投資機構負責人、行業領軍人物擔任我市的“科技招商大使”,讓科技招商成為“金鑰匙”,激活創新鏈賦能產業鏈的動能,進而催生創新集群聚變。市委書記張坤為“科技招商大使”頒發聘書。 此次聘任的6位“科技招商大使”分別為:中以合作創新研究戰略中心專家、中國泰興—以色列創新協同中心主任、中以合作資深專家介玉成;江南大學原副校長、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金征宇;上海南虹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總經理劉曉娜;上海中軍投資集團副總裁、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高級經濟師王旗;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專家”、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團隊首席科學家張春暉;南京工程學院電力工程學院院長、博士、教授郝思鵬。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招商大使”的聘任正是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面對激烈的區域創新競爭,“科技招商大使”不僅讓我們有了戰略機遇疊加產生的推力,更有了自我加壓、攀高目標的動力。“作為泰興市新聘任的科技招商大使,我將把國外的先進經驗、先進企業,按照引資引智引技,引到咱們泰興來。”介玉成說。 “科學是知識,技術才是生產力。實現從知識到技術到產業化,才是科學研究的真正意義。”作為專業科研人員,郝思鵬認為,泰興是中低壓電器主要產地,隨著電力系統的智能化,他將把高校科研走出實驗室,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校企合作的共贏,促進泰興中低壓電器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