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來買菜,現在的市場布局更合理,衛生也更好了。無論是來買菜的顧客,還是賣菜的商販,都能夠感受到便利舒適。”近日,河失鎮河頭社區居民印國林說。 在河失鎮農貿市場內,前來買菜的顧客絡繹不絕。該農貿市場由于投入使用時間較長,存在電線老化、下水堵塞、臺面破損、路面積水和功能不全等問題,今年6月,河失鎮投入約100萬元,對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重新澆筑破損地面、完善下水道排污設施、建設無害化衛生公廁。 河失鎮農貿市場管理員王峻生介紹:“每天都會有專人對市場進行打掃、消毒。商戶需要經過公開招標才能進場,市場內設置了自產自銷區域,不但規范了市場的秩序,也方便了群眾的生活。” 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投入。河失鎮法治廉政廣場就給居住在附近的群眾提供了一個休憩游玩的好去處。該廣場前身是河失鎮中心老廣場,由于年久失修,設施陳舊,無法滿足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今年初,河失鎮與多部門協調共商,從道路硬化、綠化升級、配套完善公共廁所、修整外部道路、建設廉政長廊和法治雕塑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一處集生態綠化、文明宣傳于一體的1000平方米游園廣場。 河失鎮老年歌詠隊的趙寶生老人經常與隊員們結伴來廣場唱歌、跳舞。“到了晚上,很多村民都喜歡來廣場玩耍,跳跳舞、聊聊天,實在是太愜意了。”趙寶生說。 據了解,河失鎮還將以省級衛生鎮創建為契機,創建新型智慧化農貿市場,推進文昌路東延、鎮區停車場建設、興達路人行道鋪裝出新等惠民工程,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