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黃橋鎮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這樣的身影,他們身著“文明勸導員”紅馬甲,邊走邊檢查,哪里路邊的車輛違停、哪里需要環境清理、哪里經營戶出店經營……大家鉚足干勁找問題、解決問題,于細微處擦亮文明底色。 “值勤時我們主要負責路上的車輛管理,電動車要停放到停車線內,騎電動車要戴頭盔等。”黃橋鎮文明勸導員王子洋告訴記者,他們每天8點20分就準時上路值勤,只要看到不文明行為都會上前規勸,經過幾天的勸導,不文明現象已經變得很少了。 為營造整潔、安全、有序的城市環境,黃橋鎮多措并舉,壓實責任,以“繡花”功夫“揪”出問題、化解難題,不斷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擦亮古鎮文明底色。由黃橋鎮機關部門工作人員、村(社區)網格員組成的“文明勸導員”每周固定時間出現在街頭,對鎮區33個重點點位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志愿服務,重點圍繞市容環境治理、交通秩序規范、文明行為養成開展宣傳勸導工作,著力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同時督促沿街單位、經營戶認真履行門前“三包”責任;對存在的各類不文明行為,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聯系。 下午4點多,黃橋鎮文明路臨時攤點疏導點人來人往,4平方米左右的攤點一字排開,市民日常需要的瓜果、蔬菜、生鮮一應俱全,叫賣聲此起彼伏,買賣井然有序。居民吳小娟告訴記者,過去這些菜農都在馬路邊上賣菜,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響行人出行,現在規劃好了,不但停車方便,道路干凈,還天天有人打掃,對居民生活方便及鎮區環境衛生、交通出行來說都是十分有益的。 流動攤位占道經營不僅造成交通堵塞,也產生垃圾污染了環境。黃橋鎮綜合行政執法局以“疏導”為“便民”開道。讓人間煙火與城市文明并行,分別在文明路、永豐路、大統華、鄰里人家等地設置了4處臨時攤點疏導點,下一步還將增設相關疏導點。黃橋鎮綜合行政執法局綜合科科長盧智峰介紹,在臨時疏導點的管理上,城管部門和社區網格員聯合協作,共同對臨時疏導點的環境衛生、經營秩序進行綜合管理,不斷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黃橋鎮立足創建為民、著眼長效管理,聚焦環境衛生治“臟”,持續開展鎮區市容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聚焦公共秩序治“亂”,組織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行動;聚焦基礎設施治“破”,完成主干道兩側道路修補、綠化補栽和花臺整修等整治工程。多措并舉,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攻難點,全鎮環境秩序不斷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