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了這‘魚花’,雖然一條長到2、3兩就得出售,培育也僅需2個多月的時間,但要讓其健康成長可大有學問。”泰興市曲霞鎮印達村國平漁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杜志峰一邊沿河督查一邊介紹說。 年近半百的杜志峰,中專畢業就進入印達村“兩委”工作,先后擔任過農技員、生產隊長、民兵營長。天天和農民打交道,看到大家僅靠一年兩季稻麥種植,收入微薄,他急在心里。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國家持農民創業的惠農政策后,杜志峰毅然決然選擇辭職,一門心思鉆研農業技術,經過反復摸索研究和市場調查,他盤活村里80畝的閑置魚塘,成立了國平漁業專業合作社,從事水產養殖和休閑垂釣。
多年來,杜志峰孜孜不倦的學習各類養殖知識,每年都去先進地區參觀考察,并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如今,他已成為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的魚苗養殖能手,經他從“魚花”培育出的魚苗成活率達到80%以上。“‘魚花’魚苗養殖,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所以要想提高魚苗成活率,魚苗池建設、魚池消毒、科學引種,放養密度、防治病害等各個環節都不能忽視。”說起育苗養殖,他頓時打開了話匣子。 杜志峰的合作社,還幫助近二十名村民實現了就業,合作養殖的農戶近30戶。靠著漂“魚花”賣魚苗,杜志峰正帶領村民游出一條越來越寬闊的致富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