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江蘇晨光數控機床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組裝超精密數控萬能磨床。超精密數控萬能磨床主要用于圓柱體、圓錐體等工件外圓或內孔表面磨削,憑借精度性能指標,企業在國家“補短板”工程招投標中一舉中標。 “這次全國共有30個項目中標,江蘇省也只有3家,其中我公司項目是唯一中標的中型磨床項目。項目實施后,將實現我市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方面的重大突破,本項目建成后的核心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說起中標一事,江蘇晨光數控機床有限公司萬能磨床生產車間副主任呂鵬滿臉自豪。 在很多人印象中,國家“補短板”工程技術要求高,中標單位大企業居多,晨光數控這家老企業為何能中標國家“補短板”工程?用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嚴小林的話來說,完全得益于企業從磨床類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入手,逐步向其他類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滲透,最終實現高端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技術的全面突破。 晨光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創立于1997年,企業充分利用廢舊機床的“高基因”機體,更換大腦與心臟,使陳舊報廢設備煥發青春。“隨著從國外引進設備的不斷老化,技術陳舊、控制元件水平低下、結構龐雜老化等問題,使得昔日風光無限的先進設備因年代久遠,以至老舊不堪,接近或已經處于報廢狀態。而對這些設備如果采用‘綠色再制造’的辦法,就可以花費較少的代價,使之恢復青春,這對國家和企業而言都是一件利益巨大的事情。”嚴小林介紹,在精密機床制造領域,晨光公司已進行了多年的摸索,在車床、磨床、銑床、立式和臥式加工中心等機床制造方面,以及大中型床身精密加工、高速軸加工制造、箱體精密制造、精密平板類等主要零件加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企業也從磨床類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入手,逐步向其他類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滲透,最終實現高端精密機床綠色再制造技術的全面突破。 如今,在晨光數控,機床再制造已經不是一般概念修修補補的局部性修復,而是一項對國內外傳統先進制造技術的繼承與改造,同時又將當代國際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化控制技術融為一體的制造業技術整合。目前,企業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每年至少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為解決國內石墨電極加工精度差的問題,企業推出了數控電極螺紋梳加工機床,使我國石墨電極的加工精度明顯領先于美、日、德等工業發達國家。去年,公司碳材料全自動加工生產線及系列專用機床,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2%,國內市場占有率達68%,功能部件行業系列專用加工設備在國內同行業中位列前三位。前不久,企業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