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批部門通宵加班,讓我們在拿到土地證的同時一次性拿到用地規劃許可證、不動產權證等證件,把‘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的口號變成了現實。這也節約了我們三個月的審批時間。這樣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了我們發展的信心,我們也會加快建設速度,早日投產,為當地建設作貢獻。”日前,在黃橋經濟開發區總投資5億元的泰孚焊材項目建設現場,看著逐漸“長大”的廠房,江蘇泰孚焊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汪春沿深刻感受到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所帶來的變化。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由于涉及部門眾多、整體關聯性大、專業技術要求高等因素,一直是行政審批領域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從事多年項目審批工作的泰興高新區代辦員殷思深有感觸:“以前辦理不僅需要好幾個工作日,而且要跑幾個部門,哪像現在這么方便。” 十年前,企業開辦涉及到原工商、質監、國稅、地稅多個部門,需要多個窗口來回跑。企業群眾辦事的難點、痛點,就是行政審批改革的發力點。為全面優化企業開辦流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14年底,我市率先在泰州范圍內進行“三證合一”改革試點;隨后又進行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證照聯辦”登記制度改革,企業開辦不斷提速。2017年,企業2個工作日即可注冊開業。2020年,市行政審批局在原先企業開辦綜合受理窗口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市場監管、稅務、公安、銀行等職能部門,成立企業開辦聯合辦理區,企業開辦再提速。 “砍要件”“壓時限”,全力為項目建設“開路”“清障”。“近年來,我局多舉措推進企業開辦便利化,一是辦時更短,過去群眾完成企業開辦全流程辦理往往需要十幾天,現在最長0.5個工作日、最短半個小時內即可完成從營業執照到公積金賬戶開戶的辦結。二是流程更簡,過去新辦一家企業往往需要跑五六個部門,提交多份材料,現在只需要在江蘇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全鏈通專窗、無需提交任何材料即可完成全流程業務辦理。三是服務更優,我局推進了企業開辦‘四免費’服務,為辦事群眾提供免費幫辦代辦、免費公章刻章、免費銀行開戶、免費郵寄送達,并將相關服務前移至黃橋、虹橋便民服務中心,為辦事群眾提供全方位、就近辦的企業開辦登記服務。”市行政審批局市場準入審批科負責人吳蓉蓉說。 在這里,一聲聲感謝的話語,一封封感人的信件,一面面鮮紅的錦旗,都見證著行政審批部門堅持“項目就是生命,業績就是尊嚴”,全力推動審批跟著項目跑、服務圍著企業轉的理念。“項目建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項目審批是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到底有沒有辦法打破項目審批程序多、辦理周期過長‘怪圈’?這么多年,我局始終堅持在這方面做出改變。”市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葉魏告訴記者,近年來,該局認真梳理項目建設全流程審批事項,以“不出專區,事能辦成”為目標,設立工程建設審批聯合辦理專區,涵蓋工程建設審批鏈上自然資源和規劃、住建、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消防、氣象以及行政審批等7個部門,從項目立項到施工許可共15個審批事項,實現“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新建電水氣網聯合報裝專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全流程并聯限時辦理。建設實體代辦服務中心,重大項目服務科與園區首席代辦員合署辦公、一窗對外,做好項目審批“導服員”。今年,專區累計核準、備案重大項目24個,辦理重大項目施工許可14個,為3家企業提供電水氣網聯合報裝服務。下一步,還將在窗口、事項上求合,材料、流程上求簡,重點推進施工許可“一件事”改革,推行窗口圖審意見與發包登記同步進行,安監、質監手續同步辦理,后方圖紙聯合審查、現場聯合踏勘的“兩同步兩聯合”模式,實現“窗外一張清單、窗內一人協調、同步一套機制”,進一步提高聯審效率。在施工許可“一件事”運行成熟的基礎上,整合項目立項、規劃許可等不同階段關聯事項,探索更多建設項目審批領域“一件事”,推動審批鏈從集聚向集約轉變。 為提升項目審批服務速度,著力解決順序審批耗時過長問題,我市還大力推行并聯容缺預審,對未取得正式土地手續的重大項目,先行開展詳規審查、圖紙審查等技術性審查,變順序審批為提前同步預審。“過去,工業項目必須在辦理完用地批準手續后,再逐步辦理規劃、圖審、施工許可等手續,其中辦理用地批準手續需要逐層報批,且法定公示時間不可壓減,耗時較長,在這期間項目只能干等。2020年,我市大膽創新,探索實施‘拿地即開工’服務模式,利用土地出讓前的準備階段,先行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在項目建設單位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并交付土地出讓金后,一天內辦結相關業務事項,確保企業拿地即可開工建設。”葉魏說,目前,新蘇智能機械、賽銘電器、“蛋小二”等多個項目均實現“拿地即開工”。 政務服務,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十八大以來,我市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主抓手,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簡化審批流程,打造最少環節、最短時限、最低收費、最優服務的一流政務商務環境,讓企業和市民獲得更多的改革紅利。而在這之中,企業開辦、施工許可等證照辦理效率的不斷提速,就得益于我市大力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2019年2月,市行政審批局掛牌成立,16個部門審批事項劃轉入行政審批局,實現了“一枚章”管審批。聚焦民生領域和涉企服務,市行政審批局先后推動20個“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項目落地,平均辦理時間壓減50%以上,我的不動產“一件事”獲全省推廣;在25個行業領域推行“一業一證”改革,審批材料由原先的18份壓縮至12份,實現“準入即準營”;公布60項“智能秒批、秒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涵蓋7大領域,實現服務零見面、結果零等待。葉魏表示,下一步,市行政審批局將牢固樹立營商環境主陣地意識,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動對標“標桿城市”目標定位,積極響應“三比一提升”行動號召,大力推進“一件事”“一業一證”集成改革,讓更多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全力打造審批事項最簡、審批時間最短、審批流程最優的“升級版”政務服務,持續擦亮“泰省心”服務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