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暑氣余威猶存。傍晚時分,在新街鎮楊芮村農民公園前,一幅休閑避暑的畫面特別溫馨: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三五成群,圍園而坐,或在茂密的綠蔭下納涼賞景、拉拉家常,或靜享撲面而來的花草芳香、清新氣息,或感受微風拂面的一絲涼快……他們安逸愜意的表情,滿滿的幸福感,映證著這個村莊人居環境與生態顏值的華麗“蝶變”。 近年來,楊芮村秉承生態優先、綠色宜居理念,突出“有亂必治,有差必整”的問題導向,廣泛匯聚民意民智民力,打好補短板、鍛長板、固底板“組合拳”,下活環衛治理、綠化調理、長效管理“一盤棋”,先后獲評江蘇省三星級康居示范村、省生態環境村、省水美鄉村、省衛生村和省健康村。 強勢推進“廁所革命”是該村在改善村臺環境上首先打出的“一記重拳”。他們引入共謀共治共管模式,借力“有事好商量”平臺,集思廣議、開好“藥方”,運用“輿論導向、生態導向、激勵導向”形成目標倒逼、行動自覺。先后治理旱廁、露天糞坑、殘垣斷壁438處,新建無害化衛生戶廁619個,戶廁改造率98%,污水管網覆蓋率近50%。“閑余之際,我都會沿村莊的主干道散散步,感受改廁帶來的新變化,有時到村里的文明實踐點看看書。”村民楊加福說。 持續“深耕細琢”是該村提升生態顏值的鼎力之舉。該村堅持“點、線、面”多維布局,“點上”營造綠化節點7處2.6萬平方米;“線上”打造主干道沿線花草樹木立體景觀帶5條3800米;“面上”著力強弱補短,突出河道治理水岸并進、農田林網提檔升級、小菜園小果園小田園小公園多園融合、農戶院落綠化凈化優化美化,巧妙利用青竹、廢缸、紅磚等鄉土元素點綴環境、靚麗村容,彰顯“村在綠中、人在景中、本色自然、美美與共”的生動畫卷。“改造升級后的村莊環境賞心悅目,鄰近村莊的村民也時常慕名而至,到這里的綠色長廊處、林蔭下、河道邊走走看看,呼吸新鮮空氣,感受自然之美。”該村網格員倪高富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該村把長效管護、閉環管理作為鞏固成果、擴大“戰果”的“后半篇”文章來做。一方面,配強環境管護專業隊伍,量化考核評議指標,嚴格簽約上崗、區域包保、績酬掛鉤,以“硬考核、真兌現”壓實主體責任;另一方面,以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為陣地,圖文并茂“升華”村民環衛意識,逐戶簽訂“美麗約定”,定期開展“評先獎優”,形成常態長效的良性循環。“我們將持續發力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讓生態美起來、環境靚起來,實現‘環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內在美’、‘一時美’向‘長期美’的轉變。”楊芮村黨總支書記楊兆貴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