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以移風易俗,禮以安上化人。”良好、純正的風氣似雨潤萬物,能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加快美麗鄉村的建設。連日來,河失鎮以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腳踏實地采取多種形式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新事新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煥發了鄉村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下好思想教育的“先手棋”。“現在村里剎人情風,我非常贊成,我們要給村里的晚輩后生們做個榜樣。”河失鎮三軍村村民黃濟生說。今年,為進一步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河失鎮廣泛開展以“綠水青山吹新風移風易俗創文明”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利用村務公開欄、文化墻、道德講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宣傳陣地,積極倡導社會新風尚,提高群眾文明素質。
下好標準建立的“關鍵棋”。在常周居委會,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們圍坐一堂,對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發表各自的看法。近年來,河失鎮大力推行“紅白理事會”制度,專門制定了村規民約章程,在充分考慮村情民意的基礎上,對紅白喜事的辦理標準、隨禮金額等作了限制性約定,大大遏制了人情攀比歪風,減輕了全村居民的人情負擔,“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文明鄉風正在逐步形成。“下一步,我希望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紅白理事會’當中來,這樣既減輕群眾的經濟壓力,也促進鄰里之間的感情,助推鄉風文明建設更上一層樓。”河失鎮劉官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夏海軍說。
下好網格管理的“保障棋”。走家入戶、采集信息、上報事件,與群眾拉家常、講政策、做宣傳,他們堅守在村(社區)管理的前沿陣地,抓深抓實抓細移風易俗專項工作。河失鎮以網格化管理助推移風易俗,解決移風易俗在基層治理中力量弱、協調難、反應慢等難點,讓各類歪風陋習問題能夠在萌芽狀態就得到有效制止。“我們通過大力宣傳殯葬改革、婚俗改革等,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反對鋪張浪費、人情攀比,向群眾傳播正能量和文明新風。”河失鎮河頭社區網格員張丹說。
“河失鎮將繼續開拓思路、創新舉措,在活動中注入新時代元素,不斷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向縱深開展,積極倡導科學文明的生活理念,把農村的新風正氣樹起來,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尊良俗、去低俗、除惡俗,用文明引領釋放鄉風民風之美,讓文明之花開滿河失。”河失鎮黨委書記李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