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市委、市政府專題利用半天時間,“集中檢閱”全市農業重大項目,通過看變化、聽發展、談想法、商舉措,進一步明確抓農業項目就是抓產業發展、抓農業項目就是謀鄉村振興的鮮明導向,動員全市上下比學趕超、奮勇爭先,加快實現農業項目大突破、項目質效大提升。 濟川街道隆興中央廚房盒餐生產配送項目是本次觀摩的第一個項目。項目總投資1.02億元,主要進行學生餐等團體餐的采購、檢驗、倉儲、加工、配送,日供盒餐1萬余份,滿負荷生產可達每日3萬份。“我們建有化驗室可進行快速農殘檢測、理化檢測、微生物檢測,監控室能全方位監控生產流程各環節。”企業負責人說,項目運營秉持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理念,已通過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等認證。同時,與我市蔬菜基地、農批市場、肉類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助力泰興本地農副產品擴大銷路。 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行業領軍企業、龍頭企業的加入,帶來了雄厚資金、響亮品牌、先進理念、科學管理,為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江源農牧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水產品加工項目,與上海新世界集團建立合作,依托“邵萬生”“王寶和”等老字號品牌,不斷提高我市江沙蟹等水產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融港良種豬繁育有限公司與省農業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揚州大學、泰州牧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在良種繁育、飼養管理、疾病防控、生物能源開發、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了產學研結合; 江蘇超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江蘇鹵江南食品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和“鹵江南”品牌的最大供應鏈基地,一期項目總投資2.1億元,現已形成年產2萬噸醬鹵食品的生產能力,2021年實現開票銷售3.1億元、利稅3000萬元; 多鮮食品(泰州)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高端烘焙食品加工項目,總投資1.2億元,引進多條進口智能生產線,實現原材料智能輸送、工藝流程智能計量、生產流程智能控制,公司積極與我市蘇三零面粉廠、黃橋鎮糧食產業園簽訂訂單合同,不斷完善“種植基地+小麥加工+烘焙食品”的小麥全產業鏈條。 每到一處,張坤都詳細了解項目建設、產品研發、生產經營等情況。他指出,產業發展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運用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加速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動鄉村產業興旺。要深入開展農業農村重大項目提質增效年活動,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招新引優、招大引強,通過項目化帶動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 蘿卜科技小院、黃橋鎮現代農業產業園立體種植也給與會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街鎮搶抓種業振興發展機遇,充分發揮國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優勢,與省科學技術協會、南京農業大學共同建設蘿卜新品種培育基地,蘿卜科技小院由省蘿卜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柳李旺領銜的研究生工作站負責運行,現有駐站碩士研究生12人、博士生7人。與全省39家蘿卜科研、生產單位合作,栽植蘿卜品種200多個,致力選育、推廣蘿卜新品種。 黃橋鎮圍繞果蔬特色產業,積極招引習旺、奔鴻農業等規模主體入駐園區,采用“果+菜”立體種植模式,栽培均采用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程,并通過物理或生物防控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積極打造有機設施農業示范基地。 市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服務中心集現代農業展示展銷、智慧農業管控等功能于一體,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一項重點工程。與會人員走進展覽展示區、現代農業展示展銷中心,了解泰興農業歷史、文化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情況以及全市優質特色農產品。據了解,該中心還運用信息化手段,對農業產業鏈上下游骨干企業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實現現代農業大數據全流程綜合管控,也可進行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等。 一路亮點閃爍,一路碩果滿枝。與會人員或認真傾聽,或凝神思考,或輕聲交談,就如何培育富民產業,引領農業產業發展?如何建強基地創品牌,帶領群眾促增收?如何找準特色,促進產業興旺?……詳細了解先進做法,汲取成功經驗,推動農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盎然生機正在泰興的廣袤大地勃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