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市自然資源監察大隊兩名執法人員手持執法終端,通過系統提供的數據,現場導航定位,來到一處非法占用耕地現場,啟動核查工作。 手持移動終端現場執法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效能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法治建設貫穿于自然資源管理全過程、全環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政策法規科科長楊紹華表示:“我們始終篤行陽光行政、堅持依法履職,將一切行政權力置于公開透明狀態下運行,讓依法決策、依法處置疑難問題成為部門顏色,用法治建設成果賦能自然資源高質量發展。” 由于法治建設成效突出,今年3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被省自然資源廳表彰為“2021年度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工作成績突出單位”。除了土地執法工作外,我市節約集約用地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這幾天,在晟楠電子公司,4層高的4號車間正在加緊建設。晟楠電子2012年入駐泰興高新區,首棟廠房就高達15層。嘗到甜頭的晟楠公司陸續實施了2號車間、3號車間,廠房高度均在4層以上。該公司副總經理魯君介紹:“我們用有限的土地向空中發展,建設多層廠房,雖然多層廠房的造價比較高,但對我們公司發展來說還是非常有利的。”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高效率”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成效。泰興經濟開發區集中規劃建設商業服務業、商務公寓、宿舍以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統一提供商住和公共服務。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潘明榮介紹:“我們集中統建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的產業創新中心、22萬平方米的人才公寓、用地面積9.8萬平方米企業總部辦公中心等產業配套服務設施,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又推動了產城融合發展。” 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得最大的效益產出。2016年以來,我市3次因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成效優異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連續6年獲江蘇省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表彰獎勵,累計獲得國家獎勵用地計劃3000畝。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還推進衛片執法、動態巡查、實時監管“三結合”。對違法用地,嚴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實施處罰,形成震懾效應,曝光一批、處罰一批、震攝一片,從源頭上剎住違法用地行為。今年4月,省自然資源廳發布2021年度江蘇省土地執法模范縣(市、區)創建結果,我市榮獲“2021年度江蘇省土地執法先進縣”稱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