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 被譽為“地球之腎” 與森林、海洋并稱為 全球三大自然生態系統 2022年6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 正式施行 這是我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 標志著我國濕地保護 進入法治化發展新階段 濕地保護小區是為加強濕地資源保護,保證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充分發揮濕地綜合效益,服務于地方生態建設,而予以特殊保護管理的濕地區域,是濕地保護網絡體系的重要組成。
近年來 我市大力推進濕地保護小區建設 目前已建立了 8個自然濕地保護小區 (1)古馬干河濕地保護小區 (2)兩泰官河濕地保護小區 (3)蔡港濕地保護小區 (4)季黃河濕地保護小區 (5)靖泰界河濕地保護小區 (6)天星港濕地保護小區 (7)宣堡港濕地保護小區 (8)長江濕地保護小區
接下來 小編先帶你去瞧瞧 這兩個濕地保護小區吧!
古馬干河元竹段 一直以來污染嚴重 河道兩旁雜草叢生 垃圾淤積、環境惡劣
修復行動開始后 對河坡實施綠化工程 栽植金桂、紫薇等臨水植物 并對河道環境進行集中整治 恢復生物多樣性
經過一系列修復 古馬干河濕地保護小區 一片綠意蔥蘢 兼顧河道治理與生態保護 實現“一河一景” 干凈整潔的河道 讓人心曠神怡
修復前 道路損壞嚴重 路面崎嶇不平 存在裂縫、斷板等現象 路兩旁的植物也無人打理 植被覆蓋率極低
生態廊道修復后
修復后 從天空俯瞰 長江生態廊道綠意盎然 道路四通八達 景色十分迷人
我們對已批準的8個濕地保護小區共設置了60個界樁、16個標牌,明確保護范圍、界線和保護措施,進行GPS坐標定位,落實專人管理,不定期進行巡查,及時制止破壞濕地保護小區的行為。嚴格禁止有毒廢水排放,禁止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禁止亂砍濫伐林木,積極采取生物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法加快退化濕地修復。
目前 我市濕地總面積達10888.81公頃 其中自然濕地面積7569.96公頃 人工濕地面積3318.85公頃 自然濕地保護率已達61.86%
加強濕地保護小區管理 加強鄉鎮管理人員業務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加大自然濕地保護的巡查力度,完善標牌、標樁建設與監管,提升濕地管理水平。 加大濕地保護宣傳力度 采取多種宣傳形式,大力開展濕地生態文化知識宣傳;建立濕地志愿者工作機制,采用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形成熱愛濕地、保護生態的良好氛圍。 提高自然濕地保護率 圍繞自然濕地保護率增長目標,進一步加大濕地保護小區建設力度,擴大濕地保護小區保護范圍,增加濕地保護小區面積,2022年擬增加焦土港和羌溪河兩個濕地保護小區,增加自然濕地保護面積274.8公頃,力爭使我市自然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5%以上。
濕地滋潤綠色 留住美好景色 誰能拒絕 生態好、顏值高的 濕地保護小區呢?
空閑之余 來一場和大自然的獨處 感受心肺之間暢意的快感吧!
全媒體記者/編輯:陸鎏 通訊員:丁春美 審核:丁曉軍 陳楊 監審:毛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