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記者走進遠大家俬生產車間,看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切割機轟鳴不斷,封邊機馬力全開,工人們有序忙碌……在企業倉庫里,餐桌、躺椅等戶外家具,正準備裝車出口國外。
成立于2006年的遠大家俬是一家集生產、銷售花園家俬于一體的外貿出口企業,年產各類戶外休閑家具300萬套。今年,面對外需消費市場低迷、出口受到抑制等不利因素,企業通過不斷加大有效投入,勤練內功,等來了陰霾褪去后的“曙光初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宅經濟’蓬勃發展,家具產品需求呈爆發式增長。為此,我們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帶來的用工短缺、物流運輸不暢等難題,把重新拓展業務渠道作為重中之重,保證了企業發展的穩中有進。”泰州遠大集團黨委副書記袁紅萍告訴記者,目前,企業每天往返廂式車輛達到40多輛,1到4月份,完成出口1.2億美元,企業產品一度成為國外市場的“香餑餑”。
有著同樣“豪氣”的還有愛森中國絮凝劑有限公司。今年,受國際疫情形勢和俄烏戰爭影響,國外同類企業產量下降,導致企業需求量增加,出口一度增長80%。“今年前四個月,我們的出口額達到了1.8億美元,在國內疫情好轉后,我們的出口形勢還會進一步提升。”公司總經理霍勝濤說。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影響,外貿形勢面臨著嚴峻的壓力、風險和挑戰。為穩住外貿基本盤,今年以來,我市以“三區三園”為依托,扶持重點外貿企業加強出口產品升級及新品研發、新技術的引進,進一步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通過對基礎產品的深加工、精加工,進一步延長產業鏈。增強配套能力和研發能力建設,使化工產品的生產逐步由低向高、由簡單向復雜、由單一加工向綜合研發研制轉型,確保化工產品降本、降耗、降污綠色可持續發展,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不降。同時,進一步加強產業規劃,加大對機電、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企業的招引、培育和扶持力度,引導傳統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積極引進先進管理方式,優化生產工藝,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增強傳統產品的競爭優勢和附加值,促進我市對外貿易轉型升級。
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不僅讓企業實現產品鏈和管理能力的全面升級,也讓更多外貿企業正在從代工貼牌生產商向原始設計制造商、品牌商轉變。今年,我市一方面在鞏固傳統優勢產品,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推動產品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生產銷售轉化,鼓勵企業走自主研發、自有核心技術、規模經營的技術創新之路。另一方面,在支持企業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時,支持骨干優勢企業實施品牌并購戰略,讓有實力的中小企業并購擁有技術優勢的歐美中小企業,借此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企業由貨物貿易出口向品牌、技術、質量出口轉型,提高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形成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構筑企業國際競爭新優勢。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唯有創新才是不變的王道;唯有迎著風口向前走的企業,才能構建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主體。通過鞏固龍頭企業帶動、培育新生潛力企業、拓寬國際市場、突出技改導向等措施,我市外貿迎來首季“開門紅”,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在高基數上保持正增長,完成進出口15.8億美元,位居泰州第一,同比增長12.5%,創歷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