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國,各地紛紛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市工信局局長丁曉江介紹,將聚焦全市六大特色產業,大力實施精準服務對接、分類推進實施、協同創新提升“三大工程”,統籌推進“九項行動”,確保智改數轉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畫像診斷服務行動,2022年實現全市規上企業智數畫像全覆蓋;到2024年,累計智改數轉診斷企業400家。
應用推廣服務行動,分行業區域舉辦標桿觀摩、供需對接、學習培訓等活動,每年開展5場以上,并累計推薦應用場景和實踐案例入選省數字化優秀解決方案6個。
網絡強基服務行動,推進企業內網升級改造、健全工業信息安全防護體系,部署10G-PON端口數9000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注冊企業數600個,新增工業信息安全星級防護企業7個、實施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的重點企業3個、“5G+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5個。

02 分類推進實施工程
管理體系導入行動,鼓勵企業開展精益生產管理體系建設,支持企業打造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并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納入市長質量獎評選條件;鼓勵建立首席數據官(CDO)制度,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推動60家企業精益生產管理取得顯著成效,30家企業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評定,3家企業通過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認證。
智數項目投入行動,鼓勵新建項目加大智數投入力度,壯大增量;支持現有企業圍繞安全、環保等加大改造力度,做優存量;支持企業圍繞智能裝備、首臺(套)重大裝備開展技術攻堅。至2023年,智改數轉項目投入覆蓋億元企業80%以上;2024年,實現規上企業全覆蓋。
上云用軟嵌入行動,鼓勵中小企業應用云產品,上云上平臺;鼓勵企業加快業務軟件化,開發工業APP。累計新增省星級上云企業110個,推廣應用工業APP75個。

標桿企業打造行動,累計新增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個、市級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車間54個、市級以上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2個,力爭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項目取得突破。
產業協同發展行動,發揮“鏈主”“鏈核”企業資源整合優勢,發展共享制造等新業態,推動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支持建設精細化工及新材料產業鏈協作平臺,鼓勵湯臣、泰隆等龍頭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贏勝節能“能點云”平臺功能拓展和應用創新。
園區智慧轉型行動,加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招引力度,累計招引項目6個以上;加速園區智慧轉型,加快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打造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智改數轉”應用創新體驗中心等;力爭省級智慧園區、“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先導區取得突破。
為確保主要目標實現,我市成立了智改數轉工作領導小組,建立項目庫、專家庫、資源庫,成立市鎮兩級工作專班,將智改數轉指標納入六大產業集群強鏈、高質量發展、質效大提升、畝均論英雄等工作中同部署、同考核。同時,制定出臺專項扶持政策,綜合運用補助、積分、貼息、政策輔導等多種方式給予企業支持,并支持高質量企業優先上市;加大對智改數轉人才招引、支持、培育力度,加大技能培訓和競賽力度,優化職教院校學科專業,引導民辦培訓機構共建實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