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月來,在上海的企業一直生產吐司面包等產品,上百名員工一直在一線忙生產、搞配送,用心用情同守‘滬’!”這些天在上海的桂軍福說。 年剛半百的桂軍福是東北人,老家在哈爾濱,是江蘇桂園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去年7月份,在黃橋鎮參加第一屆全國生物制造與未來食品前沿技術高級研修班期間,他就與黃橋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決定投資3億元在黃橋經濟開發區建設未來食品工廠,注冊成立江蘇桂園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也成為首個進駐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的企業。 “我從16歲開始,就從事食品貿易。2003年8月,在上海松江區洞涇鎮的街上掛牌成立小桂(上海)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并在國內開辦了5家食品貿易分公司,既批發食品也做配送服務。”言談中,桂軍福向記者透露了他的創業史。 2015年1月,善于捕捉商機的桂軍福決定投資7000萬元,在松江建起了占地30多畝的“多鮮面包(上海)有限公司”,并投入2億多元,引進國際一流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專業從事發酵型短保面包、蛋糕等系列食品的研發和生產。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多年來,我一直秉持‘用心做好每一片面包’的理念,做給自己吃,讓自己吃得放心,才能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桂軍福說,這一理念,助推著企業在發展的快車道上穩健前行,先后與國內知名的來伊份、桃李等食品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公司開發的低溫配送裝置處于行業領先位置,保證了食品的品質,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2020年,被認定為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桂軍福的言語中充滿著自豪。他說,作為做食品的企業,就要敢于擔當,要懷著感恩之心主動回報社會。 2020年初,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桂軍福第一時間組織價值近100萬元的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和面包送到洞涇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自己帶領員工到鎮上做義工,被評為“上海市松江區最美抗疫誠信企業”。 今年的上海疫情發生后,桂軍福帶著他的團隊一百來號人,一天也沒歇著,戰斗在抗疫的“保民生、保溫飽”一線。“每天6萬份,保質保量供應。”桂軍福說。 同樣,在黃橋的企業一刻也沒停下來。進駐在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的桂園公司,正組織人員安裝生產設備。 “我們將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瞄準人類食品消費的前沿,拓展未來健康食品領域,研發生產更多更好的食品,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讓‘要多鮮有多鮮’成為億萬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對于未來的發展,桂軍福信心滿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