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或者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一老一小”群體,在進入公共場所的時候,出示一張特制的“個人碼”,工作人員“反向掃碼”確認后即可順利通行。4月14日,記者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我市將推出場所碼“反向掃碼”新舉措,在過去“主掃”場所碼的基礎上,增加“被掃”方式,生成的“個人碼”將破除“一老一小”群體出行痛點,提升疫情防控精準度和便利性。 據悉,原則上為全市范圍內無智能手機的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成功申領“個人碼”后即可“被掃”。需要反向掃碼的場所掃碼責任人主動與前期“場所碼”制碼社區聯系,申請反向掃碼權限。待權限分配完成后,下載“泰州通”APP并實名認證,進入首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專區”,找到“場所碼反向掃碼”按鈕,點擊掃碼界面,掃碼核驗為綠色標識后可正常通行。 符合條件的“一老一小”群體如何申請辦理“個人碼”呢?記者了解到,符合條件的申領人可持身份證原件前往所在村(社區),由村(社區)工作人員協助登記信息、現場拍照、申領制作“個人碼”。成功申領“個人碼”后,需由家人或社區工作人員協助更新“蘇康碼”信息(每次更新可支持14天使用)即可正常“被掃”。如不及時更新“蘇康碼”,則會出現無碼“?”情況,影響出行。而持有“個人碼”的市民在進入公共場所時,主動出示“個人碼”,“個人碼”反向掃碼效應等同于“場所碼”主動掃碼,由場所掃碼責任人現場反向掃碼核驗,核驗無誤后正常通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