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大忙季節,在位于根思鄉的新禾家庭農場內,智能設備操作員陶偉打開手機APP,為農場新購置的智能拖拉機配套苗床一次性整形機設定好了導航路線,機器就按照指令,在秧池里構筑秧板。 春耕期間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為不誤農時,市新禾家庭農場今年購進無人駕駛拖拉機,加上原有的植保無人機械,收耕播管機械實現了一條龍智能化助力復工復產,廣袤的田野里蓄滿了科技力量,農業生產也跑出了“加速度”。家庭農場業主唐兆國介紹:“新的智能機器半天可完成以往十個工人一星期的工作量。” 據介紹,市新禾家庭農場兩年前就開始使用無人機飛防,1400畝農田稻麥兩熟病蟲害防控工作既輕松,效果又好。今年新禾農場又出資17萬元購買了一臺智能拖拉機,利用它配套苗床整形機可以做秧板,配套插秧機可以實現無人插秧,配套收割機可以實現無人收割。 “農業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推進行動、農機裝備智能化綠色化提升行動”是“十四五”農機化發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我市加快推廣智能農機應用,全市智能農機保有量達300臺套,計劃到2023年實現保有量800臺套以上。全市已建設智能(無人)農機示范基地3個,示范推廣耕、種、植保、收獲全過程智能(無人)農機裝備技術,推動農機作業向智能化、精量化、綠色化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