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寫申報材料時,不要一味‘夸大求全’,針對‘專精特新’四個專項條件中的1-2項詳實填寫,突出企業優勢。”日前,在江蘇一鳴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發展科工作人員正在指導企業填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項目申報材料。
“各位企業家朋友們,最近‘泰企通’平臺直播有關于精益管理的知識講座,歡迎大家收看。”在“政企直通車-工業企業”微信群里,工作人員發布了一則信息,企業立即紛紛響應,該群作為政企溝通的線上平臺,打通了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遇到一些共性問題,工信局會主動把解決辦法發到微信群里,這給我們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湯臣(江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楊菊華豎起了大拇指。
近年來,市工信局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持續拓寬公開渠道,主動創新公開形式,切實優化涉企服務,在激發實體經濟新動能、促進產業層次再提升、推動工業經濟穩增長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去年3月,該局通過市政府網站、融媒體APP、“泰企通”平臺等線上渠道發布《泰興市企業轉型升級示范品牌創建指南》,《指南》總計7大類63條創建事項,集中梳理了涉及工業企業的所有獎補政策和示范品牌,詳細說明了政策和品牌的申報目的、申報條件、申報依據、責任單位科室和負責人等,切實解決企業轉型升級系統性不強、方向不明等問題。同時,公開發布《2021年度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品牌示范儲備項目清單》,確保惠企政策措施精準推送,清單共涉及技術改造、智能車間、兩化融合等20個類別151家企業289個項目。集中開展線下診斷服務,深入開展政策解讀,有效引導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全年實施各類免費診斷服務15場次,其中,為19家企業提供了示范智能車間免費診斷服務,24家企業列入2020年智能車間培育庫;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專精特新培育機制,確定了40個培育對象;實施信息化診斷服務6家,為企業開展信息化建設提供專家建議;為邦基糧油、金燕化學等10家企業提供綠色診斷、能源審計服務,進一步提升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管理水平。
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升企業問題快速響應效能,用心用情用智,才能打造真情工信服務品牌。去年以來,市工信局推動搭建市級企業服務平臺,組織“泰智匯”企業家沙龍1場,組織專題企業家座談會3期,交辦問題25條;組織開展工業企業“三服務一優化”活動,交辦協調企業發展需求152條,確保各項涉企優惠政策措施及時發布、深入解讀、落地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