擰下螺絲,用鋼釬撬起或者用氣割槍進行拆除,最后將遺留的螺絲捶平,恢復路面平整……日前,市城管局會同交警部門對佳源廣場內部分商戶私設地鎖進行集中整治。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機動車數量的突飛猛進,讓城市車位顯得愈發稀缺。于是,地鎖應運而生,地鎖占車位的“圈地運動”也在很多城市屢禁不止。在我市,這種現象同樣頻頻冒頭。 “根據我們調查,一些臨街單位、商鋪和居民私自在道路兩側公共地區違規設置地鎖等障礙物。這不僅背離了公序良俗,侵犯了其他群眾權益,更是將有限的公共資源占為己有,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市城管執法大隊市容二中隊副中隊長楊光鋒介紹,接到群眾舉報后,他們對涉事商鋪業主逐戶進行走訪宣傳,并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其自行拆除,對未自行拆除的地鎖進行了強制性拆除,真正還地于民。下一階段,城管部門還將繼續對私設地鎖開展專項整治,同時對已拆除地鎖的地區加大巡查力度,避免私自安裝地鎖現象回潮。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既是對城市管理工作的考驗,又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難得東風,挑戰與機遇并存。針對文明城市創建要求,市城管部門將不斷致力關鍵環節,下足繡花功夫,當好“城市管家”,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我局將以嚴實市容環衛網格管理為抓手,探索實施‘黨建+路長制’,完善路長職責,落實路面、立面、屋面‘三面合一’綜合管護,有效保障主次干道兩側市容環境干凈、有序、優美。同時,不斷優化管理辦法,突出常態長效,有效解決占道經營、流動攤點、‘露天燒烤’等問題,確保‘整治一段成一段、整治一塊成一塊、整治一片成一片’,實現市容環境常抓常新。”市城管局局長潘冬子說。 在做好服務上,市城管局一方面將持續推進“泰時尚”生活垃圾分類品牌建設,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逐步提升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全面推行“機械洗掃+灑水降塵+護欄沖洗”的“人機結合”清潔模式,實現“墻到墻、邊到邊”全覆蓋。牢固樹立“大城建”理念,把城建惠民項目建設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牽頭實施的項目注重“品質、品格、品位”,加力度、提速度、攻進度。另一方面,以市民需求為出發點,認真研究城市定位、發展趨勢和周邊環境,將商業文化與街景風貌有機結合,優質設計、推進道路兩側立面改造、智能路燈建設等工程項目。堅持問題導向,有效擴容“惠民公廁聯盟”,打造“泰方便”3分鐘公廁服務圈,讓城市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違建是城市的‘傷疤’,也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我局將恪守嚴管善治原則,始終堅持源頭治理、鐵腕整治,努力實現‘零違建’目標。”潘冬子告訴記者,該局將更加注重源頭預防,在根治源頭、強化管理、健全機制上狠下功夫,建立健全違法建設防控制度,落實落細執法力量下沉工作,確保“零增量”。嚴格落實“依法依規、分類處置”原則,采取先易后難、清前堵后、整片帶動的方式,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集中精力解決老舊小區歷史違建問題,大幅“減存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