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上午,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動員廣大“建筑人”以“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的昂揚姿態,提振精神再出發、實干擔當再奮斗、創新發展再跨越,不斷開創我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市委書記張坤,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文榮,市領導劉輝、王中先、孫紅東、劉建參加。
張坤指出,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打造產城融合、“三生”協同的標桿城市的開局之年,也是泰興建市30周年。建筑業作為泰興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已經形成了比較深厚的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具備了轉型升級和做大做強的有利條件,進入了轉型發展的“加速期”和“關鍵期”。下一步,必須在提質轉型中持續發力、走在前列,創造更多“泰興探索”、塑造更多“泰興動力”。
張坤強調,要認清發展形勢,保持“穩”的定力,堅定“進”的信心。當前,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仍在持續,經濟發展面臨多重壓力,但隨著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外部需求正在逐步回暖,“建筑人”要從宏觀形勢中堅定信心,從發展潛力中把握機遇,從政策環境上看到利好,從產業支持上激發干勁,譜寫泰興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張坤要求,要把握核心要素,找準“創”的思路,做好“新”的文章。建筑業企業要對標對表新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一著不讓調結構、促轉型,將擴大內需與轉變發展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
要在融入“雙循環”格局中有新舉措。搶抓開放發展互濟互惠的紅利,外埠市場要再深耕、再輻射,本土市場要再培育、再挖掘,國際市場要再發力、再突破,既借助外力高水平走出去,又立足周邊打基礎深扎根。
要在改革創新方面有新探索。要在工業化、資本化和綠色化上下功夫、見成效,讓創新也成為建筑業企業發展的永恒動力。
要在培育新型建筑人才方面有新突破。要打造一支有開拓精神、前瞻眼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隊伍,培育一支技術精湛、術有專攻、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一支專業技能優、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施工隊伍,實現提質增效,轉型發展。
張坤指出,要強化行業服務,提升“管”的成效,塑造“優”的品牌。要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提高服務質量,改進服務舉措,在持續完善建筑業管理體制機制,建設高標準建筑市場體系的基礎上,幫助引導企業管控各類風險,強化品牌建設,注重黨建引領,有效激發建筑市場各方主體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劉文榮主持會議,要求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快轉型,把綠色化、數字化、工業化、生態化轉型作為主攻方向,從轉型發展中爭出先機、爭出主動;必須堅定不移拼市場,在新興市場找準空白點、抓住機會點,在高端市場分得一杯羹、形成增長極,在本地市場深耕品牌工程、精品工程;必須堅定不移爭一流,全面形成品牌“叫得響”、創新“快一拍”、管理“上臺階”的發展格局。
政府層面要以更優服務撬動建筑業發展新活力,在金融支撐、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各板塊要圍繞全年目標,細化分解年度目標計劃,確保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各職能部門要加強銜接,建立健全跨部門協調機制,提供行政審批、人才支撐、金融服務、法務保障“四位一體”的全鏈條服務。要以更嚴管理推動建筑業健康發展,以規范管理和更優服務助力建筑強市、建筑富民,擦亮“建筑之鄉”的金字招牌,為泰興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貢獻。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輝宣讀表彰決定,并對綜合實力“十強”企業、成長性“十強”企業和獲得“規模上臺階”“突出貢獻獎”“開拓經營獎”的企業進行了表彰。副市長孫紅東作工作報告。住建局、黃橋鎮、中興建設、泰興一建、民生建設進行了表態發言。(記者 周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