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實錄】鮮紅欲滴的草莓、整潔干凈的種植基地、忙著采摘和包裝的工人、整裝待發的草莓禮盒……隆冬時節,在濱江鎮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內,草莓進入了采摘期,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據了解,目前這里每天可采摘、運輸草莓達2000斤以上,產品銷往蘇南、上海等地。站在豐收的土地上,濱江鎮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副主任曹亞兵表示:“我們將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龍頭農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草莓產業,唱響擦亮農業品牌。”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如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賦能?對此,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榮華在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著力抓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目標,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積極履行立法、監督等職權,保障推動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鄉村道路干凈整潔,民居院前屋后環境優美,鄉風文明和諧安定……在“森林文化小鎮”宣堡鎮,生態環境提升讓這里的居民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臉上洋溢著的幸福笑容就是最好的見證。宣堡鎮黨委委員吳輝介紹,近年來,該鎮在農村人居環境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重點圍繞村莊環境長效管控,抓細抓實,探索創新了物業化管理機制和紅黑榜評議機制。這些機制的實施,使群眾參與整治的意識得到了加強,長效管護取得了明顯效果,老百姓滿意度大幅提升。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一環。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市人大常委會迎難而上,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農村人居環境熱點難點問題,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視察調研、工作評議等手段,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凝聚人大智慧和力量。
聽取和審議“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和使用情況”工作,聽取市政府關于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的匯報,審議并通過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的決議》,跟蹤審議村莊活水工程,專題審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項一項抓落實、一件一件抓落地,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下,農村人居環境邁上新臺階。
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市人大深入調研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社會治理等方面工作,助推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努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加強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保護,開展漁業“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促進規范漁業生產,保護漁業生態環境,實現漁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開展代表視察和專題督查,確保順利完成創建目標。
市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顧峰表示:“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的意見,堅持以轉型發展為導向,現代農業跨越發展,新建成高標準農田6.5萬畝,落實農業農村重大項目31個;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新創成泰州市級以上特色田園鄉村6個,美麗宜居鄉村達346個;堅持以強村富民為目標,幫促行動扎實開展,經濟強村達116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達10.5%;堅持以鄉村建設為抓手,民生福祉日趨增強,農村基礎設施、農村公共服務不斷完善,提檔升級農村公路100公里,農村標準化學校達標率達100%,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98%以上,泰州市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業龍頭企業雙倍增等現場會先后在我市召開。土地利用、脫貧攻堅等工作被國務院、省政府表彰激勵。”
記者感言:堅持與市委同向、與政府同力,市人大常委會將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作為人大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重點工作,選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急需推動解決的問題,依法履職盡責,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樂章中唱響了鏗鏘有力的人大聲音,展現了時不我待的人大擔當,貢獻了不可替代的人大力量,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泰興“落地開花”的生動演繹。(記者 胡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