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的梨園、五顏六色的花木、筆直的銀杏樹之間,“隱藏”著一個年上市13萬頭豬的養豬場,但是這里既沒有異味,也沒有垃圾,所有農業廢棄物都已實現“零排放”。
這里就是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作為我市農業龍頭企業之一,近年來,該企業在市農業部門的“智力”支持下,將傳統生豬養殖業打造成“豬—沼—果蔬糧”的種養殖循環綜合體,巧妙利用田間的綠色循環實現了空間、土地、廢棄物的資源化綜合利用,一舉解決了生豬養殖糞污處理這一難題,串起一條資源變廢為寶、向高質量發展要效益的“黃金鏈”。
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激蕩起我市加快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滾滾熱潮。對深知引進一個龍頭,方能帶活一大產業,更能發展一方經濟的我市而言,今年以來,立足現有大米加工、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蔬菜種植、電商銷售等企業,積極培大做強,指導相關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加強市場營銷,規范財務制度,加快升級培育一批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標主體。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主陣地,充分利用本地區位、資源和產業優勢,采取工業化方式,進一步加大招商推介力度,大力招引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規模企業落地落戶,增加優質龍頭企業落實數量,全年確保新增泰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8家,力爭新增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各1家。
做農業的那么多,如何讓這些龍頭企業奪得先機、突出重圍?今年,我市通過結合國土空間規劃調整和定期開展“泰惠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政銀保企活動,加強龍頭企業金融服務和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支持洋宇集團、百匯農發等龍頭企業增加固定資產投資,新建、改擴建項目,引進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和生產加工設備,加快企業智能化轉型和產品結構升級,提高企業產能和提升產品檔次。同時,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為契機,安排中央財政獎補資金4110萬元、市級財政300萬元,在洋宇集團新上種豬擴繁增量、生豬標準化產能提升、新品種引繁等項目,全面加大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扶持力度。
“目前,我市已鼓勵這些龍頭企業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用好本土人才、引進高新人才,加大研發投入,深化與南農大、揚大、省農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合作,加快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打造發展新優勢,推進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支持百匯農發、江源農牧等龍頭企業加強與盒馬生鮮、叮咚買菜等平臺合作,開展線下門店和線上電商銷售,鼓勵企業通過電商平臺、專業展會等多渠道擴大品牌產品經營規模。”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閭月清介紹,通過綜合施策,今年,我市將力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銷售收入(交易額)突破200億元。(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徐長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