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農商銀行80萬元的‘惠農快貸’,我們的養殖規模擴大到了500多畝。”最近,市白馬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葉新華逢人就愛拉著扯上幾句。讓他更高興的是,這筆貸款不僅利率低且由省農業擔保公司提供擔保,解決了他的后顧之憂。
白馬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螃蟹養殖的合作社,需拓展水產養殖規模,在葉新華一籌莫展之時,市農商銀行推進的“整村授信”讓他看到了曙光。該行針對農戶“小額、快捷、便宜”的資金需求特點,以單個行政村為單位,開展逐戶走訪建檔,通過集中評議,給予符合條件的農戶貸款授信額度,讓農戶在線上即可辦理申貸、放款、還款等操作,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極大提升了農戶普惠金融服務獲得感。
和白馬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樣,日前,一農戶向農商行反映自己承包了20畝韭菜地,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天氣,需要對現有鋼架大棚進行更新改造,但受制于手頭資金,一直無法采購相關材料。得知這一消息,轄區支行客戶經理主動實地了解情況,從農戶的家庭資產狀況、外部評價、經營模式等維度入手展開調查,認定該農戶符合“整村授信”的條件,向其詳細講解了普惠金融政策和申貸、還貸的具體流程。針對該農戶“沒擔保人”“沒抵押物”的顧慮,一一給出了合理解釋。短短半小時,該農戶通過“手機銀行”就成功獲貸10萬元。高效、便捷的信貸服務,得到農戶的高度贊譽。
普惠金融又稱為包容性金融,是指在機會平等、商業可持續與成本可負擔的基礎上,金融機構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的有效金融服務,特別強調滿足農民、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等群體的金融需求。今年,我市金融機構主動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轉型賦能、產業創新、綠色信貸、以人為本,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將普惠金融之光撒到城鎮鄉村、田間地頭,著力打造“老百姓身邊的銀行”。目前,各銀行機構主動與相關存量授信客戶對接,制定展期續貸方案,保障企業訴求對接效率。今年已累計實施展期延期、無還本續貸7976筆,金額112.5億元。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融資成本5.36%,較去年同期下降63個基點。累計為155家企業轉貸322次,累計提供轉貸資金近14.10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2658.9萬元。
送“魚”又授“漁”,正是利用這種方式,我市各銀行將金融資源和平臺發揮出最大優勢,達到助農增收、品牌增值的效果,夯實了共同富裕基礎的內生動力。至10月末,我市普惠小微貸款余額223.24億元,較年初新增47.39億元,同比增幅為26%,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貸款余額42億元,較年初增加15.35億元,同比增幅為92%。(記者 周冰 通訊員 薛小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