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黃橋鎮果園村五、六、七組的農田上,一臺旋耕機、一臺深耕機同時作業,為1360畝農田復耕,做好秋種準備。
黃橋鎮果園村五、六、七組農田原來用于種植苗木。“我們春季退林還耕1000畝,全部種植了有機水稻,產量在100多噸,還有360畝農田,由于季節原因全部種植玉米。”果園村黨總支書記白新建介紹,秋季計劃將1360畝農田全部種植小麥,為2022年夏糧豐產奠定基礎。
據悉,為確保糧食面積和糧食產量穩中有增,今年以來,黃橋鎮持續大力推進退廢還田,讓低效益的耕地“活”起來。
記者在前顧村四組的農田上看到,近210畝農田正在進行退草還耕工作,工作人員將草皮清出農田,為秋種做準備。
據悉,前顧村有草皮種植860畝,為響應國家保障耕地、保障糧食生產的號召,該村從近年起對這860畝草皮陸續進行退草還耕。前顧村黨總支書記向榮介紹,今年計劃先退210畝。目前,他們已將地塊發包工作上了鎮農村產權交易平臺,計劃將該地塊發包給種植大戶進行承包,主要種植稻麥兩熟,提高全村的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
黃橋鎮現有耕地12.7萬畝。今年,市交黃橋鎮的退林退草任務為1636畝,規定退林320畝,退草1203畝。至目前,該鎮已完成退林退草還耕總任務3000畝,其中退草900畝、退林1800畝、蔬菜改種300畝。上半年增收水稻1250噸,讓“糧田”變成了“致富田”,保障糧食安全,助力村民致富增收。(記者 燕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