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分界鎮張竹村的北塘河路,幾臺挖土機加緊平整路面,為即將到來的開工建設做準備。
“這條路全長2公里,雖然路不長,但有不到1公里仍然是土路,村民們出行多少有些不方便,特別是到下雨天,從這走就是一身泥。”張竹村黨總支書記王文逸告訴記者,今年,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市鎮和相關部門將這條路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工程,將有效解決老百姓出行難、耕作難的問題。目前,道路已完成了培土和清障,正在招投標,預計近期將正式開工。
今年以來,分界鎮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內容和突出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群眾需求,找準契合點、切入點、發力點,不斷豐富為民辦實事的項目內容和落實成效。其中,作為農業大鎮,分界鎮更是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持續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即將實現全覆蓋,預計每年能新增糧食效益130萬元,畝均節水180方左右。該鎮副鎮長何榮華表示:“今年黨史學習教育以來,我鎮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緊扣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倒排工期,定于‘十四五’開局第一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工作,持續增產增收。”
除高標準農田建設外,分界鎮以“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契機,還將統籌實施鎮域交通管網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敬老院、為民服務中心和污水處理廠等普惠性、基礎性民生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民生幸福提質行動,著力提升醫療、養老保障服務水平。扎實開展美麗分界建設,深化“舉證銷號”長效整治模式,穩步推進集鎮、副中心綜合整治,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成果,嚴防反彈回潮,加快建設整潔優美、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聚焦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我鎮統籌開展強村、富民、安居工程,努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生活質量,一共形成了58個實事項目,其中鎮級實施項目23個、村級實施項目32個。在保障財政資金的同時,充分撬動社會資本,建立多元化的項目投入機制,為項目建設施工提供連續性的、及時的資金支持。”分界鎮鎮長周淵偉介紹,目前,該鎮已完成26個實事項目,剩余項目完成進度70%左右。接下來,該鎮將定期對項目推進情況逐一過堂、深入分析,切實把好工程的安全關、質量關、進度關,真正把每個項目打造成精品項目和民心項目,努力把實事做好、好事做實。(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張玲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