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鐵山橋(南通)有限公司車間,數控矯正組裝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生產用在常泰長江大橋上的鋼桁梁組件,只見機器人焊接、移動、再焊接、再移動,精準而高效。“這種機器人的功能一是通過定距離焊接,把部件組裝到一起;二是利用卡板矯正前道加工引起的變形。”中鐵山橋(南通)有限公司常泰長江大橋項目生產負責人吳元石說,使用機器人加工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質量也高于人工操作。
常泰長江大橋主航道橋采用主跨1176米斜拉橋,為公鐵兩用鋼桁梁斜拉橋,兩側連接天星洲和錄安洲的拱橋也是公鐵兩用鋼桁梁拱橋,工程用鋼量約為28萬噸。中鐵山橋是常泰長江大橋鋼桁梁兩個生產基地之一。
記者注意到,在中鐵山橋車間里,切割、焊接等主要生產環節大多是由機器人完成。“我們新購置了反變形船位焊接機器人、雙絲埋弧焊接機器人等設備,而且在國內首次采用了弦桿隔板焊接機器人,進一步提升了自動化制造水平,目前車間生產智能化程度達到93%。”中鐵山橋(南通)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常泰長江大橋項目經理李福生表示,他們針對常泰長江大橋的非對稱設計,進行了結構創新和工藝創新,并首次引入了板單元破壞性試驗,確保產品符合要求。
常泰長江大橋跨江段主體工程鋼桁梁、鋼塔制造項目劃分為CT-A5、CT-A6兩個標段,中鐵山橋(南通)有限公司中標的 CT-A6標段為主航道橋跨中以南、錄安洲專用航道橋、錄安洲非通航孔橋的鋼桁梁及附屬鋼構件,用鋼量約為13.7萬噸。李福生介紹,首先加工的錄安洲非通航孔橋的鋼桁梁及附屬鋼構件,共27個節間,目前已完成5個,預計10月底開始現場架設。
中鐵寶橋(揚州)有限公司中標的是CT-A5標段,企業也一直在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常泰長江大橋結構復雜、質量要求高,前期,我們已經完成了生產流程優化,下一步全面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中鐵寶橋(揚州)有限公司常泰長江大橋CT-A5標項目副經理秦勛表示,將加快進度,保證質量,確保按期完工。(記者 黃帥 通訊員 李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