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線、組裝……9月15日上午,在分界鎮星德勝電機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經過工人師傅們的忙碌,一個個成品電機很快就組裝完成,經過包裝后,這些電機將很快運往國外LG、飛利浦以及國內小米、比亞迪等企業。
星德勝電機有限公司吸塵器電機項目于今年元月份投產,新上生產流水線6條,現有職工近200人,上半年實現開票銷售500萬元,稅收50萬元,預計全年開票銷售2000萬元,稅收200萬元。二期工程已完成招標,即將開工建設,預計202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現在我們每天的產能可以達到15000個左右,二期工程預計再增加6至7條產線,產量將會翻番。”泰興星德勝電機有限公司負責人刁東育說。
今年以來,分界鎮立足實際,明晰思路,系統謀劃,全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項目招引建設已經成為分界支撐發展、引領轉型、促進富民的主要引擎。“目前,我鎮正按序時推進工業集聚區二期標房建設,盤活騰退泰康藥業、聚緣時裝、恒輝鋼結構項目35畝低效用地,聚焦紡織服裝、通訊器材、高端裝備制造,全年招引1000萬元以上項目5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圍繞‘畝均論英雄’,一企一策推進質效提升,引導博揚服飾、東盛電子等骨干企業技改擴產,促進梓越金屬、星德勝電機等新竣工項目達產達效,培育曹工液壓等企業加速進規。”分界鎮黨委書記樊暉說。
分界鎮是農業大鎮,但還不是農業強鎮。如何推進“農業大鎮”邁向“農業強鎮”?樊暉告訴記者,該鎮將深入實施“個十百千”工程,力爭引進培養1個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打造10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農字號”“土字號”“鄉字號”農產品品牌,培育100個高效運轉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為民服務中心,帶動1000戶低收入家庭增收致富,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通過“小步快跑”,致力打造“鄉村振興樣板鎮”。
“今年六月初,我鎮啟動了美麗分界建設行動,通過‘專職清潔隊+志愿服務隊+網格化管理’的人居環境整治模式,充分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共建共享’換來鄉村顏值可持續。”樊暉告訴記者,分界鎮還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統籌實施鎮域交通管網提檔升級,加快推進敬老院、為民服務中心和污水處理廠等普惠性、基礎性民生工程建設。深入開展民生幸福提質行動,著力提升醫療、養老保障服務水平。扎實開展美麗分界建設,深化“舉證銷號”長效整治模式,穩步推進集鎮、副中心綜合整治,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成果,嚴防反彈回潮,加快建設整潔優美、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強弱項補短板,樊暉表示,分界鎮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圍繞高質量考核爭先進位,全面優化工作能力、作風與效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確保全年實現工業國稅開票銷售12億元,增長9.1%;工商入庫稅收9500萬元,增長6.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張玲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