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文明是出行安全保障之一,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之一。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以來,我市市民佩戴頭盔意識有所增強,大部分摩托車、電動車駕乘人員都已佩戴安全頭盔,但是仍有部分摩托車、電動車駕乘人員“頭盔意識”還未養成。
9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濟川路和大慶路的交叉路口,不少市民正在等候通行。在來往車流中,仍有部分駕駛員安全意識淡薄,在駕駛電動車、摩托車時,沒有佩戴安全頭盔,還有少部分駕駛員出現逆向行駛、闖紅燈等違法行為。據了解,頭部是人體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傷害的部位,而頭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我們的頭部施加保護。有研究表明,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駕乘人員頭部受傷的概率為64.8%。
“帶頭盔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不帶頭盔不安全,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們對自己也要負責。”市民萬先生說。
隨后,記者來到鼓樓路、長征路等城區主要路段,電動車駕駛員未佩戴頭盔現象較為突出。據了解,至今年6月份,我市交警部門依法查處駕乘非機動車不戴頭盔1.6萬多起,非機動車逆向行駛2.4萬起,機非不分7000多起。交警部門將繼續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營造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在此,記者也呼吁廣大市民高度重視行車安全,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記者 顧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