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江蘇園博園迎來正式開園,湯臣(江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了這個項目的水幕屋面工程。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整個屋面由42把直徑21米的壓克力傘盤組成,面積近1.6萬平方米,造價近1億元。
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拼接技術是完成這個項目的關鍵核心。眼下,工人們正在將一個個壓克力部件進行無縫拼接,組合成六分之一比例大小的傘盤,同時進行消防燃燒、力學性能、耐候性要求等試驗,為水幕屋面提供技術支撐。“如果拼縫處理不好,會對壓克力的性能以及戶外耐候性產生很大影響,可能會出現黃變開裂等問題,我們與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研發攻關了這個技術壁壘,將無縫拼接技術應用到了園博園項目上,這是亞克力首次在建筑結構領域得到應用,它的戶外耐候性達到20年以上。”湯臣(江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湯宏強介紹。
湯臣(江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2003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壓克力板材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用于軌道交通、科研儀器、海洋館、醫用領域等。依托自主創新,湯臣從一家當初做麻將料子的小作坊,發展成為壓克力行業的世界標桿企業,實現了華麗轉型,研發和生產能力攀上了一個又一個高峰,許多當初外國人以為不能生產的產品,現在早已不在話下。2017年,湯臣與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成功簽訂了價值1.08億元的大型有機玻璃球體項目,用于江門中微子測試,無論在技術、材料、生產工藝和安裝方面都具有顛覆性的突破,刷新了世界記錄,目前,球體項目已完成內部生產80%。公司研發部部長張高峰告訴記者,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內部預拼和測量兩個工序之間的協調,因為需要解決大直徑和大體量的整體提升,精度誤差要小于等于正負1毫米,這在國際國內有機玻璃行業是首次,經過前兩次內部預拼,誤差和提升精度基本上滿足項目需要。
如今的湯臣,全球聚焦的目光早已不止于此。作為壓克力行業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和國內首家聲屏板研發單位,企業先后制定了1項ISO國際標準,6項國家、5項行業標準,經授權的全部有效專利達89項,先后榮獲了江蘇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省互聯網標桿工廠等。未來,湯臣新材料將堅持走企業創新發展之路,利用行業龍頭優勢,以壓克力板材為基石,向產業鏈下游制品、工程、基礎物理研究等領域延伸,以全球化的視野,著力打造“世界第一、全國唯一”的壓克力產業集聚區。湯臣(江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海介紹,企業將繼續發揚創新精神,利用研發中心和研究院兩個研發的引擎,在今后五年中,盡快做好升級一代新工藝,實現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目標。(記者 蔣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