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全力支持農產品加工園區打造“鮮食之都”。圍繞這一目標定位,農產品加工園區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在特色產業發展中奮力前行,在示范園區建設中奮發作為,在推動鄉村振興中奮勇擔當,奮力走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前列。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農產品加工園區的江蘇超悅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車間,看到工人在忙碌地生產,一排排巨型高壓鍋正在蒸煮食品,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香味。“生產30多種鹵制品,每天產量近40噸,為上海、無錫、南通等地區1200多家門店提供配套。”超悅農業總經理賈偉介紹,公司自去年投產以來,產能不斷放大,上半年銷售額1.4億元,全年預計可以達到3.3億元。
超悅農業是鹵江南食品集團的子公司,2018年6月份落戶農產品加工園區。一期投資近2億元,建設國內醬鹵肉制品單體車間面積較大、半自動化、工藝技術領先的數字智能化工廠,2020年建成投產,設計年加工15000噸醬鹵肉制品、5000噸方便菜肴。“我們與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建立省級技術研發中心以及博士后工作站,更好地培養人才、進行技術積累,為長三角提供更多更好的鮮食食品。”賈偉表示,公司的目標是3至5年,銷售超過10億元。
近年來,市農產品加工園區鉚準農產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的產業定位,初步形成了以宇宸面粉、恒悅大米、澳華農牧、九鼎飼料為代表的糧食加工,以百匯農發、中農批、鼎匯食品、超悅農業為代表的畜禽(食品)加工和以菇本堂、鮮時農業為代表的果蔬加工三大特色產業板塊。
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向產業鏈兩端延伸、向價值鏈高端攀升,形成以千億級為龍頭,百億級為支撐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農產品加工園區將緊緊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特色產業定位,突出招大引強,快推項目建設,集聚特色項目,匯聚創新要素,以“六大平臺”建設為支撐,努力在產業鏈龍頭型、旗艦型項目的招引上實現新的突破。“積極構建鮮食產業鏈,打造‘鹵味、面點、快食、果飲’四大鮮食產業集群,奮力實現‘鮮食之都’產業發展目標和‘長三角之胃’區域發展目標。”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管委會主任葉和林表示。
市第十四次黨代會要求,注重現代農業與食品工業協調聯動,以生產原料本地化為重點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一家以農產品加工為主業的園區,承擔著以農產品增值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任。“我們將圍繞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結合本地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優選項目,通過加工工業的發展來促進周邊鄉鎮的農業結構調整和農副產品增值,帶動農戶持續增收。”葉和林說,打造農業生產加工、流通、銷售、服務的全產業鏈,積極構建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民參與融合發展,在推動鄉村振興中奮勇擔當。
今年上半年,農產品加工園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5個,計劃總投資28.03億元,其中:特色產業項目13個,特色產業關聯度87%。在建億元以上項目17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計劃總投資8.5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0%。新竣工億元以上項目5個,完成年度目標的56%。
葉和林表示,將進一步增強園區吸引力。一方面打造宜產宜居的發展硬環境,加快園區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招引一批生產和生活配套項目,填補園區服務功能缺失;另一方面打造熱心服務企業的軟環境,全面落實“六個一”服務制度,努力把園區打造成企業發展的家園,奮力走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前列。(記者 黃帥 通訊員 周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