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下午,市政協召開十三屆五十三次主席會議,聚焦“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議題與市政府開展專題協商。市政協主席徐聞仲,副市長焦國慶,市政協副主席周桂香、薛晨光、劉建、顧愛軍,市政協秘書長張建新出席會議。
5月上旬起,城鄉建設委組織調研組,通過走訪主管部門、分片召開鄉鎮街道負責人座談會,實地察看施工現場、實地考察鄉鎮污水處理廠和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與村居干部交流等方式,對全市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我市自2013年起開始啟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通過組織實施“覆蓋拉網整治”、“1219”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上爭資金近億元,在102個涉農村居建設了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與此同時,因創建生態文明的需要,9個鄉鎮自籌資金,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及較小范圍的配套管網。2017年起,在全市范圍內選擇22個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2018年,我市又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總體思路,采用PPP模式,總投資16.9億元,在17個鄉鎮集鎮建成區、14個集鎮副中心等范圍內村莊,計劃新建污水主管網176.7公里、支管網582公里、提升泵站422座、小型污水處理設施115座。2019年9月,PPP項目正式開工建設,截止2020年底,全市已有197個村居建有污水治理項目,覆蓋率65.44%。
會上,虹橋鎮、河失鎮、古溪鎮分別匯報本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情況。參加調研的部分政協委員、政協主席紛紛圍繞科學規劃、加快進展、嚴格監管、多部門形成合力等提出建議和意見。焦國慶作表態發言,并對下一階段進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徐聞仲指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堅持科學實用,進一步優化設施空間布局和規劃設計;發揮主體作用,進一步形成各方積極參與的工作合力;注重常態長效,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護質效,努力實現“建一處、成一塊、惠一方”的治理成效,真正把這一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辦實辦好。(記者 燕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