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檔案館發布“江蘇省百件紅色珍檔”評選結果,市檔案館館藏的“揚子江上英雄船”照片、粟裕為楊村廟烈士堂題詞入選。
“揚子江上英雄船”是渡江戰役第一條到達江南的船只。1959年6月10日出版的《江蘇文化革命報》上,刊登吳炳南的報道《泰興縣發現1949年渡江戰役第一條到達江南的船——“揚子江上英雄船”》。渡江戰役中,船員們英勇奮斗,在隆隆炮火中運送炮兵39人、戰馬5匹、大炮2門以及其他軍用物資,渡江戰役結束后被評為“揚子江上英雄船”。秦長貴、丁年壽、朱以友、馮光友、嚴圣祥等人被評為渡江特等功臣。1951年9月,秦長貴作為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勞模大會。泰興縣革命歷史文物征集辦公室發現了這條船,經縣委研究決定,將這條船及部分用具,送至在中央舉辦的國慶十周年軍事博物展覽。館藏照片“揚子江上英雄船”船員合影,充分展現了人民群眾在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軍隊、人民的戰爭作出的重大貢獻,體現了濃厚的魚水情。
“在人民革命戰爭中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是粟裕為楊村廟烈士堂所題。1944年4月,人民群眾為安葬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遺骸,在新街鎮楊村廟建成了烈士堂和烈士塔。解放戰爭時期,被國民黨政府軍搗毀。1955年秋,經報請省民政廳同意,重建烈士祠,改稱“楊村廟烈士堂”。1955年12月11日,中共泰興縣委員會、縣人民委員會向陳毅副總理、粟裕參謀長發出信函,請求為楊村廟烈士堂紀念碑題詞。粟裕參謀長題“在人民革命斗爭中光榮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該題字被刻于楊村廟烈士堂前紀念塔上,供世人緬懷。(記者 蔣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