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印發《泰興市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30條》,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著力打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總體目標是:蟬聯泰州第一、全省第一方陣“雙第一”位次(全省保三爭先),營商環境指標牽頭單位考評結果泰州爭第一、全省列前茅。
據了解,圍繞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務環境,我市將優化升級政務服務業務系統,深化“一件事”改革,優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推動稅收服務便利化,優化水電氣及弱電配套服務,推進“雙直通雙推進”和“三信地”服務機制,營造良好政商關系。圍繞打造精準有效的政策環境,我市將優化人才保障和用工服務,加強重特大項目用地保障,落實盤活存量用地政策,加強金融服務和支持力度,深化綠色金融改革,加大創新支持力度,規范涉企收費,探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務。圍繞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我市將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投標,完善市場準入和公平競爭機制,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及外貿發展,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實施“互聯網+監管”,推動信用城市建設,促進中介服務提質增效。圍繞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我市將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護商安商治安環境,建立助企發展聯動機制,完善多元高效解紛機制,完善破產審判機制,提升執行合同質效。
為實現上述目標任務,我市列出了90項優化營商環境任務清單,并明確了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間。其中包括年底前實現開辦企業2個工作日內辦結常態化,專區套餐式辦理0.5個工作日內辦結;進一步壓縮企業簡易注銷辦理時限,將注銷公告時限由45日壓縮至20日;年底前工程建設項目從申請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為止,審批時間壓減至80個工作日內,其中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壓減至59個工作日內;每月召開金融超市暨產融平臺建設活動1次以上,力爭全年新增貸款100億元以上、產融服務平臺注冊上線企業超1萬家、平臺融資規模累計超100億元;縮短“蘇科貸”備案時間,提高辦理效率,全年為科技型企業發放科技貸款6000萬元等。(記者 蔣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