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遠東圣達電氣有限公司二期建設現場時,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員工們正搶抓有利時機完成建設任務。“目前,我們圣達電氣一期主要生產6微米、4.5微米極薄鋰電銅箔,產能已全部釋放,每月出貨量達600噸以上。二期銅箔項目,預計今年一季度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二季度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15000噸極薄鋰電銅箔生產能力。”遠東圣達電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燁說。
遠東圣達電氣有限公司高精度超薄銅箔項目2017年年底投產,二期項目總投資10.2億元,計劃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將在國內首家生產4.5微米高端鋰電銅箔,成為虹橋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江蘇中軸樞紐港、沿江產業新高地、跨江融合生態城’目標定位,一季度,園區將推進圣達電氣4.5微米高精銅箔項目竣工投產,確保全年開票銷售11.5億元以上;督促申聯環保抓緊在手訂單生產組織,確保全年開票銷售5億元以上;推動辰信重工交付10.5萬噸鋼結構訂單,確保全年開票銷售3億元以上;支持華騁科技拓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機市場,力爭全年開票銷售3億元;引導泰潤物流與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化模塊化建筑業務合作,力爭全年開票銷售2億元以上。”虹橋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孔軍說,其中,一季度園區將力爭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3個,其中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1個;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個、服務業項目1個;新竣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個。
近年來,虹橋主導產業規模初步形成,2020年完成工業開票銷售315億元、工商稅收收入11.23億元。臨港制造和物流、綠色智能建筑、新一代智能交通裝備及汽車零部件產業三大特色產業板塊正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增長點”。為延長“產業鏈”,今年一季度,園區將圍繞三大特色產業板塊,精準推進產業鏈項目招引建設逆勢突破,加快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融合發展,為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規模能級提供有力支撐。確保全年招引億元以上項目35個,其中5億元以上8個、10億元以上3個,特色產業項目占比80%以上。重點推進中鐵建海上風力塔筒、寶能汽車科技產業園、圣達電氣三期等3個10億元以上項目年內開工建設。確保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5個,其中5-10億元3個、10億元以上2個。同時,把“三比一提升”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嚴格執行項目建設“周例會、旬分析、月督查”制度,全力推動項目快建設、快投產、快達效。重點推進圣達電氣二期、亞中潤弘、古德福、飛宇門窗等4個5億元以上項目年內建成投產。確保全年新竣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個,其中5-10億元2個、10億元以上1個。
“一季度,我們還將加快江蘇大學技術轉移分中心、產業研究院建設,為產業發展、成果轉化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孔軍告訴記者,園區還將引導企業加快產學研共建共享和協同創新,全方位開展技術攻關、人才引育、知識產權等方面合作,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產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力爭全年新增國家高企6家、省后備高企入庫10家;泰州市級以上“三站三中心”5家以上;泰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家;新申報省雙創計劃2項、泰州市雙創計劃6項以上。此外,整合園區優勢資源,落實要素保障措施,加大對接上爭力度,積極爭創國家級綠色園區、省級綠色產業基地;引導企業加強省級以上科技創新、質量標準、兩化融合等示范試點創建工作,重點支持宏大特鋼爭創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和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華騁科技、圣達電氣等企業爭創省市級智能車間示范企業,不斷提升企業品牌效應和市場競爭力。(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孫剛 孫紀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