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襁褓時,嘗啜老牛乳。”對中華民族來說,牛是刻苦、踏實、堅韌的象征,深受人民喜愛。牛身上既煥發著“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的擔當氣概,又閃耀著“老牛亦解韶光貴,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勤勞品質;既體現著“敢教荒原成沃野,誓將沙磧變新洲”的開拓豪情,又浸潤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全國各族人民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永遠保持慎終如始、戒驕戒躁的清醒頭腦,永遠保持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奮斗韌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
對于我市來說,面對開新局的要求,面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目標,在全面實施產業質態提升、民生幸福提質、美麗泰興建設、文明城市創建“四大行動”中,更需要大力弘揚“三牛”精神,燃燒奮斗激情,高舉標桿大旗,精心描繪泰興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錦繡藍圖。
精耕細作,做為民服務孺子牛。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守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按照“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來定位,把“四大行動”迅速付諸泰興發展的火熱實踐,多做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強民心的實事好事,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奮蹄爭先,做創新發展拓荒牛。創新決勝未來,改革關乎國運。面對國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我們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在干事創業中拿出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沖勁和闖勁,敢于摸著石頭過河,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為人先、爭當第一,把“卡脖子”技術變成“撒手锏”,實現更多“從0到1”“從無到有”,力推泰興高質量發展再上臺階、走在前列。
埋頭實干,做艱苦奮斗老黃牛。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2020年,泰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2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85.43億元,位列全省第七、蘇中第一,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上升至第22位。這一切源于泰興人民埋頭實干、創業爭先的精神特質。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時不我待的干勁、靜水深流的穩勁、久久為功的韌勁,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努力書寫更多新征程上的傳奇。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讓我們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敢闖敢試、苦干實干,在新的偉大征程上創造新的時代輝煌、鑄就新的歷史偉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