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8點,來到長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三期項目現場,了解設備安裝情況;2小時后,又馬不停蹄趕到賽銘電器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晚上10點,在辦公室內仍然忙著向企業推介投資環境……
這是日前,記者在黃橋經濟開發區招商局看到的一幕。這樣頻繁而緊張的行程在這里已經成為常態。
按照“跳一跳夠得到”的目標要求,今年一季度,黃橋經濟開發區將力爭完成工業開票銷售38億元、工商稅收收入3.2億元、外貿進出口2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00萬美元,規上投資22.71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產值增幅55%、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比達25%以上;新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4個,其中外資項目1個、服務業項目1個;新開工工業項目5個、服務業項目1個;新竣工工業項目3個、服務業項目1個。
“按照自定目標和市交指標,目前,我們已把一季度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部門、企業、項目、產品和責任人。狠抓利用外資工作,跟蹤重點外資項目和企業,以利用外資‘開門紅’促進工業經濟‘開門紅’。”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鳴說,為確保首季“開門紅”目標及全年任務達成,園區已分片區分產業深入重點企業,對規上企業生產及效益情況進行跟蹤監測,加強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研判,引導企業細化落實首季擴產增效措施。引導企業抓緊有利時機,做好促銷變現資金回籠工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引導企業順應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市場開拓中爭先機、搶商機。
“當前,我們正緊盯‘兩鏈一聚’特色產業,按圖索驥,搭建好‘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龍頭企業’‘三維一體’的項目招引建設平臺,壓實落實鏈長負責制,扎實做好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強鏈工作,致力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潛力足的產業項目,著力培育鏈主企業,推動高倍率鋰電、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智能裝備等特色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一季度,確保新招引30億元以上產業鏈項目1個。”黃橋經濟開發區招商局局長葉曉峰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黃橋經濟開發區將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服務流程,確保新蘇智能裝備、鑫常特種管材、泰孚高端焊接材料、惠爾信智能成套裝備等項目在一季度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東匯生物熱凝膠、梯愛司新材料、德雙新能源、賽銘電器等14個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對一季度計劃竣工投產的長虹三杰三期、光科真空科技二期、友誠數控三期、奔田機械等13個項目,強化要素保障,破解制約因素,確保早日達產達效,為首季“開門紅”提供現實增長點。(記者 周冰 通訊員 馬宏飛 高英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