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記者從全市財政工作暨績效管理新提升大會上獲悉,今年,我市財政收支的主要目標是: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0.7億元,增長6.2%;支出完成112.8億元,增長4.1%,更多資金將投入到民生領域。
今年,市財政部門將主動適應財政經濟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堅持實事求是、把握規律、科學調度的原則,平穩有序組織財政收入,確保穩預期、有質量、可持續。認真研究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和稅收政策調整對財政增收的影響,突出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稅種、重點環節的分析研判,健全完善綜合治稅長效機制,確保穩存量、拓增量、提質量。強化納稅服務,全面加強財政政策宣傳解讀,讓政策覆蓋面更廣、知曉率更高、納稅遵從感更強。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建設,在債務限額內積極上爭債券資金,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保障全市重大項目和重點民生工程建設資金需求。鞏固好近年來減稅降費成果,持續發揮好減稅降費在涵養稅源、擴大稅基上的“乘數效應”,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今年,市財政局一方面將盯緊就業這一最大的民心工程,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完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的保障制度,強化引才、育才、用才的財政政策支持,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改善就業結構、提升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深入貫徹《關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意見》《加快推進泰興市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20-2022)》精神,全面落實生均公用經費、各教育階段學生資助、高考獎勵、教師獎勵性補貼等政策,將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在省定標準基礎上再提高20%,確保“兩個只增不減”的要求落到實處。另外,將不斷完善民生實事財政保障制度體系和財政投入機制,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和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支持全市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提檔升級;突出對特困群體的托底保障,深入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真正讓老百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困有所助。(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周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