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市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市容環衛一中隊在鼓樓東路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工作,部分商鋪出店經營、占道經營等現象突出,執法人員加強巡查,依法取締。
去年4月,我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暨城市治理專項行動推進會,部署市容秩序和環衛責任區制度落實專項整治行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等八項整治工作,以“繡花精神”治理城市。近一年來,全市居民對城市治理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八大專項整治行動,針對文明城市創建的弱項和短板,聚焦群眾關注的痛點和堵點。市容秩序和環境衛生關系群眾的日常出行,針對群眾普遍反應的市場秩序混亂、出攤經營、校園周邊環境紊亂等問題,市城管、市場監管等多部門聯合啟動了市容秩序和環衛責任區制度落實專項整治行動,對城區3個商圈、8個農貿市場、36條路段、38所學校周邊開展集中整治。至目前,共規范店外經營13960處,取締流動攤點23492個,拆除各類違法廣告店招標牌671處10263平方米,同時簽訂了市容環衛責任書6405份,城區市容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圍繞“減存量、零增量”目標,重點整治違法建設,拆除違法建設971處33640平方米。同時,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建成容納攤點500多個,為市民營造了良好的出行和購物環境。
市城管綜合執法市容環衛一中隊中隊長戴國華表示:“今年,我們將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對違法戶外廣告進行查處、拆除;第二,加大市容秩序的整治力度,對流動攤點、占道經營、占道挖掘進行查處;第三,加大對主次干道兩側違法的市容市貌廣告、占道經營,以及亂搭亂建、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以達到創建文明城市的要求。”
物業管理是居民家門口的難題,小區環境衛生臟亂差、公共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私拉亂建等現象,成為居民心中的“老大難”。同時,我市下大力氣開展物業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并且初見成效,在“物業管理提升年”行動中,共整治物業小區120個,整改事項723個,拆除違章搭建458起,48個小區加裝充電樁,38個小區的電梯得到有效檢測維修,18個小區新成立業委會,濟川街道4個紅色物業公司接管17個準物業小區,有效化解了一批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小區203個,覆蓋率達87.7%,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98%。
“公園里的設施現在都比較齊全,路燈、跑道,非常齊全,不像以前,這里破那里壞的,現在總有專門的人及時進行維修,給我們居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在小游園里,市民鞠紅高興地說,自己感受到了公園綠地建設給他們生活帶來的便捷。
市民說得出的滿意是政府工作的目標。記者了解到,我市城區共有公園綠地102個,其中大型公園8個,街頭游園、節點綠地94個。在公園綠地專項整治行動中,我市全面清理了公園綠地內的亂堆亂放、懸掛晾曬,對車輛亂停亂放、擺攤設點等影響公園綠地容貌的行為進行巡查、勸導。同時,加強游園設施維修,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公園綠地公共信息標識系統,更新設置公益廣告等。
“城市治理八大專項整治行動,解決了一批影響我們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希望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便捷。”面對生活環境悄然發生的變化,市民張曉發出了如是感慨。
記者感言:
如何聚焦群眾關注的痛點和堵點,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市用“繡花功夫”給出了一個響亮的答案。八大專項整治從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入手,既打造城市發展的“面子”,又兼顧完善城市生活的“里子”,提升城市生活品味。近一年來,我們能感受到身邊臟亂紛雜的市場攤販少了,身穿紅馬甲的志愿服務多了;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筑少了,修繕一新的公園綠地多了……悄然的變化讓我們看到,疏解整治與優化提升是同向的、一致的,疏解整治促提升符合我們城市工作的導向。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成效正在顯現,改變正在發生,讓我們再接再厲,以“三牛”精神,鍥而不舍、一以貫之地加強精細化管理,用整治提升帶來的獲得感贏得群眾真心支持,形成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的良好態勢。(記者 胡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