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室外寒風瑟瑟,但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的草莓種植大棚內卻暖意融融。草莓種植戶們抓緊采摘成熟的草莓,然后送往分揀中心,經過分揀包裝后,再集中裝車銷售。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于2020年4月份啟動建設,目前已流轉土地1500畝,建設玻璃溫室大棚61000平方米,825鋼架大棚860棟。
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辦公室負責人曹亞斌介紹,目前,這里的玻璃溫室大棚里主要種植草莓,以后計劃增加車厘子,主要種植高科技的反季節農業果蔬,700畝的825大棚里面種植的草莓每天大概有8000-10000斤的產量,營收效益不錯。
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是2020年我市農業農村重大項目之一,園區建設工程計劃總投資1.18億元,按照“一心、一軸、兩廊道、四區”規劃分區,規劃建設面積10000畝,建成之后將成為集研究創新、產業帶動、示范推廣、休閑觀光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智慧農業綜合示范基地。
濱江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整合資源優勢、高標準建設智慧農業園區、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僅是我市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一個縮影。2020年,我市以“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現代農業園區、作物標準園建設為載體,積極推廣智能玻璃溫室、連棟大棚、標準鋼架大棚、遮陽網、防蟲網、噴滴灌等多樣化的生產設施,積極推廣節水灌溉、水肥一體化、兩網覆蓋等技術,不斷推動高效設施提檔升級,全市新增高效設施農業1.25萬畝。
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省級萬畝永久性“菜籃子”工程基地,目前已建成高效農業面積近3萬畝,入駐農業業主146個。2020年,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為國家現代產業園創建單位,國家扶持資金達一個億。新街鎮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根新介紹:“我們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了部分企業和大戶新建8米以上鋼架大棚1200畝,連棟溫室5000平方米,玻璃溫室20000多平方米,這些企業的落戶增添了我們園區高檔水果采摘和花卉苗木項目,為園區的提檔升級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目前,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集聚了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9家、市級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6家,其中省級以上23家;家庭農場75個,其中省級以上6家;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6家、省級畜牧業龍頭企業2家、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46家。
黃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我市的老牌農業園區,面積18000畝。為拓展產業功能,調優產業結構,提高產業化水平,推進“農業+休閑旅游”,2020年,園區著重規劃建設“一村三園五基地”,即雙橋特色田園鄉村、農業科技示范園、蔬果采摘觀光園、農副產品加工園、設施蔬菜栽培基地、經濟林果培植基地、有機農業培育基地、森林生態棲息基地、生豬養殖繁育基地。
黃橋鎮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慶宏介紹:“注重不斷完善農業園區基礎設施,為設施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成立由8名農業專家組成的技術指導隊,常態化開展田間生產技術指導,確保設施農業穩產高效。”
過去一年里,我市緊緊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快發展高效設施農業。通過大力推廣智能溫室、連棟大棚等栽培設施,加強老舊大棚更新改造,普及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動設施農業壯大規模、提檔升級,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土地產出率、提高資源利用率。市農機推廣中心副主任徐志斌介紹:“圍繞提質增效,我們針對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全力提升品質和效益,引導農民獲得更高的效益,圍繞提檔升級,我們在現有相關設施生產的基礎上,淘汰簡單粗放的設施栽培,更新升級,以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農業智慧化水平;圍繞提安增服,我們提高農戶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以及抓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增強農技推廣的服務強度和力度,保證農民的效益,助力鄉村振興。”(記者 胡新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