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周冰 通訊員 凌鴻茹)春節期間,在常泰長江大橋5號墩沉井施工現場,一臺臺混凝土攪拌車排成長龍,通過傳送泵向五號墩輸送著混凝土。在墩沉井附近,幾艘浮吊船正停靠在旁,不斷揮舞著“手臂”進行作業,工人師傅們按照現場技術專家的要求進行面層澆筑、構件架設等工序施工,整個現場焊花飛舞、機聲隆隆,一片繁忙的景象。
為保障工程按進度推進,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向全體建設者發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并出臺了相應的獎補措施,推出多種暖心舉措。
在項目施工現場,記者遇到了正在與同事交流的常泰長江大橋中交二航局五號墩工段副總工張毅,今年25歲的他在2019年9月份來到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作為一名技術骨干,他第一時間響應就地過年。春節期間,常泰長江大橋五號橋墩要進行清基封底混凝土澆筑施工,他每天都和工友們堅守在工地。“針對超大型沉井基礎截面尺寸大、自重重、入土深等問題,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在設計中首創減沖刷、減自重的臺階型沉井基礎。這種沉井平面呈圓端形,立面呈臺階型,底節尺寸長95米、寬57.8米,面積接近13個標準籃球場大小,為目前世界最大的水中沉井基礎。因為技術問題,需要我們技術人員全程在上面盯著施工,白班人員11個小時,晚班人員甚至需要達到14個小時。”和記者交流時,張毅不時撣著身上的泥漿,雖然苦,但他樂在其中:“因為工期緊、任務重,留守工地的工友們都支持加班開干,加快項目進度。新年新氣象,我們也會按相關要求,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工程建設。”
據了解,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像張毅這樣留守工地的有600多人,他們每天奮戰在一線,為大橋早日建成貢獻力量。(記者 張宏偉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