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江蘇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碼頭,一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能裝載12690個標準集裝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鑫福X2057號”緩緩駛離碼頭駛入長江和東海進行試航,不久,將如期交付給希臘船東。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企業累計出口船舶總金額1.95億美元,同比增長0.23%,業務量實現逆勢增長。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江桂榮介紹,“特別是,市稅務局第一時間暢通出口退稅網絡,我們通過電子稅務局申報,當天受理審核,第二天就退庫到賬,給企業紓困解難提供了很大幫助。”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產要素成本不斷攀升、供需對接日益便捷等因素作用下,制造本身在工業產品附加值構成中的比例越來越低,制造業向服務化轉型成為新風向。
連日來,亞太泵閥有限公司正加緊生產一批專門為客戶定制生產的泵閥產品,生產線上一片繁忙景象。
自2014年起,亞太泵閥有限公司便開始探索服務型制造轉型之路,在為客戶提供產品的同時,提供產品設計選型、配套安裝等環節的總集成總承包服務,2019年企業服務型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30%以上。得益于服務質量的提升,客戶粘性不斷增強,老客戶保持合作,新客戶慕名而來,疫情之下企業訂單不斷。
“近年來,我們企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用優質服務來吸引客戶,增加產品銷量。同樣,我們也切身體驗到稅務部門提供的服務越來越貼心、便捷。”亞太泵閥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施華正在操作手機,通過去年4月上線的“泰稅云”平臺,收看稅費優惠政策講解直播。“動動手指或者語音輸入,還有智能客服‘蘇小稅’迅速給出相關政策解答,這是我們財務人員辦稅必不可缺的幫手。”
去年以來,市稅務局聚焦“四力”要求,以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為切入點,主動上門為企業排憂解難,傾聽企業實際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通過稅費“做減法”助力企業“做加法”,為地方經濟“育新機、開新局”貢獻力量。(記者 周冰 通訊員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