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設備什么時候開始試機?”“元旦之后應該就可以了。”“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我們會全力做好服務。”12月28日上午,記者遇到城區工業園區招商部一分局局長巫志榮時,他正在中科智王醫療器械公司走訪。該項目是巫志榮今年引進的最大項目,總投資5億元,主要生產醫療手套。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三個月時間。
巫志榮2007年進入園區工作,多年在招商一線從事招商引資工作,參與了多個項目的洽談、簽約與落實。當被問及自己的企業聘用人員身份時,他毫不避諱。“我們企業聘用人員在機關工作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但在園區體制改革后,無論何種身份性質,大家在同一個起點賽跑,這讓我們信心大增。”巫志榮說,今年8月,城區工業園區啟動體制機制改革,推行全員崗位聘任制,自己通過競崗,被聘為招商部一分局局長。
開發園區是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主戰場。今年以來,我市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深入推進開發園區機制體制改革,打破人員身份界限,建立競爭性選人用人機制,有效激發了開發園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在開發園區機制體制改革中,各開發園區按照“科學設崗、競爭擇優、全員競聘、分類管理”的總體思路,開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優先選用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領導干部。1988年出生的陳相,還是很多人眼中的“小年輕”,四年多招商積淀和對產業的深入研究最終讓他在此次激烈的中層正職競聘中一鳴驚人,成為泰興高新區招商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這次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也為園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創造了更寬闊的平臺。”泰興高新區招商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相說,通過這次改革,招商隊伍更加專業,招商方向更加明晰,招商成效更加凸顯。
唯才是舉,任人唯賢。通過這次改革,泰興高新區建立了“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的競爭性機制。泰興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陳海明介紹,本次改革中,56名“體制外”的工作人員通過競爭上崗進入員額,9名普通工作人員走上中層領導崗位,同時解聘了5人。
隨著開發園區去行政化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市各開發園區“行政化”傾向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選人用人從“無序”到“有序”、薪酬待遇從“干多干少一個樣”到“以實績論英雄”的轉變,有效激發了開發園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在改革紅利的推動下,泰興經濟開發區栗田工業(泰興)水處理有限公司、泰興高新區奧特萊斯、虹橋工業園區寶能智能綠色住宅科技產業園等重大項目開工奠基。10-11月,“三區三園”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1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7個,分別占年度目標比重的20.5%和29.2%,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均超額完成階段任務目標。(全媒體記者 黃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