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 通訊員 閆培強)近日,珊瑚鎮為民服務中心發放了001號公共衛生許可證。拿著新證的賓館老板劉德銀笑著說:“以前辦理公共衛生許可證,要跑到二十幾公里外的市區辦理。現在在鎮上的為民服務中心就可以辦,真是太方便了。”這樣的場景,在全市16個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不時出現。
今年基層審批、執法、服務“三整合”改革開展以來,我市堅持把基層審批服務便民體系建設作為推進基層“三整合”改革的重中之重,突出強化為民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努力構建開放式、一站式、綜合性的基層審批服務便民平臺,結合基層社會治理以及百姓需求,聚焦基層賦權事項,共下放權力事項180項。
據了解,我市全面整合各鄉鎮(街道)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責,16個鄉鎮(街道)均成立為民服務中心,實行集中高效審批服務。制定出臺為民服務中心建設標準,從硬件建設、服務功能、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細致標準的規定,各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均設置了咨詢引導區、綜合服務區、專業服務區、自助服務區、休息等待區等區域,努力打造成為民辦事、為民服務的綜合平臺。同時在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站,推進審批服務向村(社區)延伸,將部分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服務事項下沉至村居,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賦予鄉鎮(街道)的42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進駐為民服務中心,并將水、電、氣等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服務事項也在為民服務中心設置窗口,真正讓群眾“進一個門、辦全所有事”。編制公布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事項,逐項、逐環節精簡壓縮辦事材料。建立完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統一辦理流程,統一服務標準,讓群眾看得懂、好辦事。
下放的處罰權共138項,涉及公共服務、醫療教育、城管水務、農業農村、文體旅游等5個方面。處罰權下放并正常承接,能夠有效破解基層執法“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了的看不見”諸如此類責權分離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