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凱 通訊員 馬宏飛 丁武)前不久,黃橋經濟開發區舉行了兩個“重量級”活動:向中輕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石維忱,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原校長陳堅頒發特聘顧問證書;由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牽頭召開中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專家評審會。
生物發酵產業是一個典型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潛力大、帶動性強的優質產業和朝陽產業,處于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的前端和核心環節。這一產業主要通過利用微生物的代謝活動過程,經生物轉化而大規模地制造各種工業發酵產品。微生物發酵帶來的好處很多,不僅可以保存原來食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纖維、生物類黃酮等對機體有益的物質,還能分解某些對人體不利的因子,如豆類中的低聚糖、脹氣因子等,提升食品營養價值和口感。比如在黃橋深耕生物發酵多年的東圣生物,主打的谷氨酰胺轉氨酶(TG酶),就是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分解出的一種蛋白質,在人體、植物、微生物中廣泛存在,具有催化化學反應的功能,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提升食品黏性、口感,且具有催化反應專一、沒有副產物生成、對食品營養無破壞性等優點。
“黃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特色產業,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黃橋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邵鳴介紹,黃橋傳統食品產業發達,黃橋燒餅更是名揚天下。為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黃橋經濟開發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特色產業園區發展的要求,瞄準高附加值生物發酵和高端未來食品方向,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領銜、一批高校院所支撐,致力打造以食品添加劑、功能糖、未來食品為主的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特色產業鏈。目前,產業鏈關聯企業14家,培育了東圣生物、諾興生物、營康營養、益民肉制品等一批骨干企業,2019年實現國稅開票14億元,占開發區工業開票銷售的10.5%。其中,東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TG酶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處于行業龍頭地位。
目前,黃橋經濟開發區按照“一區二核三支撐”產業布局,規劃建設打造“中國黃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其中,“一區”為科研創新創業服務區,涵蓋行政、辦公、科研、創業服務等功能;“二核”為兩個核心園區:高附加值生物發酵核心園和未來食品生產核心園;“三支撐”為高規格的基礎設施支撐、高精專的產業科技支撐、高效能的政策配套支撐。核心區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主要建設兩個核心園區、科創孵化中心等;二期主要建設商貿中心、物流中心、電商園、檢測中心等。
“生物發酵產業屬于高科技產業,離不開人才、技術的強力支撐。”邵鳴介紹,黃橋經濟開發區注重多層面多層次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特色產業的發展要素集聚。在與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保持長期合作關系的基礎上,與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與江南大學就人才培養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與此同時,設立生物發酵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上爭得國家科技部支持,首期設立規模為2.5億元的轉化基金。
“協會‘助陣’、院士‘加盟’,標志著園區‘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建設邁入實質性階段。”邵鳴說,將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扎實推進“中國黃橋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城”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打造成百億級的特色產業集群,成為國內生物發酵與未來食品產業融合的示范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