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怡)近日,連續的晴好天氣給我市的秋收秋種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在一片搶收搶種聲中,全市“秋忙”工作接近尾聲。11月13日上午,在市周元玲家庭農場的姚岱基地上,三臺機械同時作業,收耕播一體,稻田瞬間變成了麥田。
市周元玲家庭農場規模種植面積達1700多畝,主要分布在張橋鎮克仁村和姚王鎮姚岱村,按照水稻播期的早晚,該農場業主周春元從10月中旬就啟動了水稻收割工作,收一塊、耕一塊、播一塊,保證了大面積田塊小麥的適期播種。在現場,記者看到,該農場已經播種的田塊里,小麥苗長勢良好。周春元介紹:“今年,我家農場的水稻總體產量要比往年高,畝產比往年增產到10%。雖說上半年連續陰雨天氣,但是我家農場水稻的出米率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比往年要好得多,出米率在七點二級。”讓周春元感到高興的不僅是水稻產量高、質量好,而且今年水稻市場銷售非常火爆。周春元說:“今年銷售情況,是包田以來最好的一年。銷售方面我不愁,只要坐在家里烘干就好,自然有人上門來買。”
自十月下旬開始,我市水稻大面積開始收割,近期各鄉鎮搶抓天時,組織機械搶收、搶耕、搶播。目前,全市水稻收割面積已超過90%,小麥播種面積超過了85%。水稻歸倉也賣出了好價錢,家庭農場業主喜笑顏開。同時,全市小麥播種工作中突出了內外三溝整治和適期播種工作,為來年糧食豐收夯實了基礎。
雖然今年水稻市場活躍,價格也不錯,但市英杰家庭農場并沒有將所有的水稻出售到米廠,因為去年他們跟市糧食儲備庫簽了協議,雙方共擔風險合作經營水稻。該農場業主黃英杰介紹:“今天,我們農場出了一百五六十噸稻米,送到了市糧食儲備庫,因為儲備庫對我們種糧大戶有個特殊照顧,給了我們保護價,明年七月份時還進行大米拍賣,到時候五五分成,價格比現在還要實惠點兒。”
在我市糧食儲備庫,今年再也看不到往年排隊售糧的場景,偶爾可以看到散戶送糧售糧,還有和市糧食儲備庫合作的幾個種田大戶的運糧卡車進進出出。市恒友家庭農場業主蔣章進介紹:“和糧食儲備庫合作有幾年了,去年拍賣后我們分了十來萬塊錢。這種合作模式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我們的庫存面積沒有這么大,所以我們一邊烘干,一邊往這里送,減少了人工成本和儲存成本。今年拍賣后糧庫不再參加分紅,我們的利潤肯定還要高。”
據介紹,今年全市水稻生產面積65.8萬畝,預測單產達641公斤,比去年每畝增加10公斤,畝純效益比去年增加123.6元。市農技推廣中心糧作站站長周振元介紹:“11月18日往后開始有陰雨天氣,我們希望廣大種植大戶特別是沒有收割結束的大戶要立即搶抓有利氣候,把水稻收割結束。同時,要邊收邊種,小麥也要搶播,小麥墑情目前適宜,如果一旦出現連續陰雨天氣,容易形成爛根爛種,對小麥播種質量存在較大影響。當前時間基本上屬于適期播種階段,但已過了佳期播種階段。一般情況下,每往后拖一天,每畝的用種量要增加兩到三斤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