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新芳 通訊員 馬積勇)每天早晨,廣陵鎮馬莊村村民余美鳳都要將自家院子門前打掃干凈。她告訴記者:“以前家家都有幾個草垛,稻草垛、花生藤等隨處可見,現在家前屋后基本上很干凈。”
農忙時節走進馬莊村,卻絲毫看不到農忙的雜亂。村民們介紹,這都是村里的“微管家”和他們自己的功勞。
馬莊村地處廣陵鎮東北角,受制于地理位置,該村過去經濟基礎薄弱,人居環境較差。近年來,該村以百姓身邊的人居環境治理為抓手,引導群眾參與,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今年4月,馬莊村組織召開全村村民代表圓桌會議,商討決定根據地理位置、組別劃分等情況,建立人居環境整治“微家園”,每個微家園選出2-3名“微管家”,動員群眾認領各自的任務清單。
很快,馬莊村將全村劃分為21個微家園,聘用50名微管家,實行“微議事、微約定、微服務、微評比、微守望”的“五微自治”,有效開展微家園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實現了環境改善和基層自治的雙重目標。“村民們有什么問題,我們微管家來處理,例如有些農戶家缺勞力,在大忙時我們給他們提供志愿服務,有時候老人家需要充煤氣,或者要去集市上買些什么東西呀,我們幫他們帶一帶,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吳桂林是村里的微管家,每天他都要到管理的幾戶村民家周邊查看,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正。
吳桂林介紹,村里還與每家每戶簽訂了《美麗約定書》,讓村民共同參與到村莊環境建設中。村里開展“美麗家園”評比,設置“紅黑榜”,以此來激發村民的參與積極性。
村民張云介紹:“村里環境衛生,靠個人的自覺性,大家都簽了字,對自己有個約束。簽了這個美麗契約之后,家家戶戶的衛生都挺好的。”
馬莊村村委會主任侯雷兵說:“環境整治搞得好的每戶,一年獎勵50元,搞得不好的,我們將上門勸導教育,必須達到環境整治的效果。”
侯雷兵告訴記者,實施村莊環境整治村民微自治,村民們的主人翁意識有了很大的提升,全村上下形成了人人參與、眾志成城的生動局面,不僅降低了村委會管理成本,還融洽了干群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