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盧怡 通訊員 張佳)日前,在曲霞鎮朱圩村的扶貧車間內,務工人員正在加緊趕制零部件。今年54歲的李菊仙是朱圩村村民,身有四級殘疾,腿腳不便。好在村里的扶貧車間就在家門口,并且都是手頭活,這樣一來她既能在家門口就業有所收入,而且還能兼顧家人。李菊仙說:“村里為我們殘疾人就業想了很多辦法,我們到這里工作每月能掙到兩千多元,既不苦也不累,而且就靠在家門口。”
朱圩村扶貧車間的成立,得益于本村能人丁要武在外創辦的開廣塑膠有限公司。朱圩村與該企業實行村企共建,雙方共同投資,在當地成立了扶貧車間,吸收當地村民就近就業,從事零部件的組裝工作。曲霞鎮朱圩村黨總支書記蔣社宏介紹:“這個扶貧車間投資130多萬元,把車間辦進村里,不僅增加了村級收入,每年可以增加8萬元左右,還幫助解決了村里的二三十個富余勞力,打工的村民每月拿到3000元左右。我們村總共還有十來個低收入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可以拿到2000多元一個月。”
“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曲霞鎮積極廣泛宣動動員,村兩委主動作為,積極與本地企業對接,推動村企共建、工農互惠,村企同步發展。今年,曲霞鎮印達村積極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將農業生產和觀光旅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生態旅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協調發展。村企聯建行動以來,印達村盤活了江蘇印象農莊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資產,解決了農莊面臨倒閉、資源即將閑置的難題。曲霞鎮印達村黨總支書記沙偉介紹:“我們村通過成立勞務公司,為企業提供綠化管護、生產用工、矛盾協調等全方位服務,不僅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而且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帶動了村剩余勞動力實現就業,促進村民增收。”
今年以來,按照“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要求,曲霞鎮強化組織領導,重點抓好組織協調,力促實現企業發展與農村富裕的雙贏局面;狠抓措施落實,相關職能科室落實專人聯系到村、到企業,當好“聯絡員”“信息員”“協調員”。目前,9個村已連接企業12家,簽約項目11個,計劃投資總額達3240萬元。曲霞鎮副鎮長匡新華介紹:“目前,我鎮已聯接在建項目8個,按照農旅結合、產銷融合、鄉村公益性等8種類型,分別對接了印達葡萄、印象農莊、金帆米廠、潤雨米廠、中裕藥業、曲霞面粉廠、開廣塑膠等一批項目,這些項目為我鎮鄉村振興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