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浾摺⊙帑惥辍⊥ㄓ崋T 葉磊)隨著地攤經濟的逐漸火熱,市司法局敏銳發覺新的人群活動形態,抓住夜市地攤經濟的聚集功能,將法治宣傳送進夜市、擺上地攤,在星光夜市中,讓法治光芒照亮人們的心靈。截至8月底,全市累計“地攤普法”達300多場,現場解答法律咨詢6000余次,辦理法律援助49起,受到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之前我們逛地攤,都是吃喝玩樂加購物,現在突然出現了普法地攤,感覺法律一下子走到了我身邊,就像一個和氣生財的小商販站在馬路邊,期盼我能駐足光顧,感到特別親切和氣。”一位坐在普法地攤椅子上休息的群眾如是說。
以往的街頭普法都是拉橫幅擺桌椅,法律工作者與人們隔桌交流,給群眾造成了距離感,一般群眾往往是過而不顧,而“地攤普法”獨辟蹊徑,放上圓桌、擺上椅子,普法資料放在桌上供人們取閱,志愿者猶如店小二一般不叫不到、隨叫隨到,看到有人手中物品較多時,志愿者拿出普法手袋供人們方便拎取東西,這種接地氣的普法方式更具有親和力,獲得更實在的普法效果。
同時,地攤式普法不只是以地攤的形式普法,在普法的內容上也帶著熱氣騰騰的“煙火氣”,與老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息息相關。“八周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幫家里打醬油了!”“婚姻不容易,分手須冷靜!”……自《民法典》頒布以來,為讓群眾廣泛了解這部煙火味十足的法典,普法志愿者通過漫畫、動漫等接地氣的方式,將來住人群的目光吸引到普法地攤上,從他們身邊的事情入手,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讓他們知道無論是生老病死還是買房婚姻繼承,這些事情都歸《民法典》管,與每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讓群眾知道遇到問題后如何依法維護權益,合法合理表達訴求,了解法律知識。
普法工作人員通過對現場群眾的“望聞問切”以及對法律咨詢的耐心講解,其良好的服務態度和所展示出來的專業能力贏得了來往群眾的好評,不少群眾現場記下了工作人員的聯系方式,方便隨時咨詢。一位逛地攤的群眾在獲得滿意的法律咨詢回復后夸道:“平時白天上班,根本沒時間了解和接觸法律知識,也不會專門跑到法律機構去了解相關知識,現在通過夜市地攤式的普法,我們很方便接觸法律和法律工作者,平時生活中很多沒注意到的細節,都與法律息息相關,真是增長了知識,知道了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