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胡新芳 通訊員 孫紀剛)“村莊環境整治中,河道等實行長效管護,政府在管護費用上如何加大投入?”近日,在虹橋鎮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上,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詢問有序進行。該鎮6名人大代表擔任“主考官”,圍繞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熱點、難點問題展開專題詢問,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一一應詢。
為做好這次詢問,發揮人大監督職能,虹橋鎮人大堅持“制度先行”原則,從理論和法治角度進行深入探討。今年4月3日,醞釀已久的《虹橋鎮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專題詢問暫行辦法》在該鎮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審議通過,《辦法》在程序上更加簡易和便于操作。
“專題詢問的核心目的是推動問題解決,讓政府既感受到‘壓力’,又激發‘動力’。”虹橋鎮人大主席團成員認為,選好議題是做好專題詢問工作、取得監督實效的前提。為此,該鎮人大組織了15名人大代表,成立了3個調研組,深入群眾開展調研,征集議題,并經過層層篩選,在鎮人大主席團會議上研究,最終敲定了首次專題詢問的議題——補齊民生短板。
工作實效是人大監督的生命所在。虹橋鎮人大主席團表示,專題詢問始于“問”,但決不應止于“答”,人大代表的“問”意味著一種監督、一種推動,政府的“答”代表著一種承諾、一種擔當和一種責任。“花開就要有果”,力求將詢問、梳理、交辦、辦理、跟蹤、落實構成一個嚴密的整體,一環緊扣一環,切實把專題詢問抓到底、抓出成效,真正發揮專題詢問的監督作用。對詢問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辦,避免停留在會議部署和文件要求上,使群眾訴求真正落到實處。
經過專題詢問,代表們紛紛表示,基層人大代表有了為群眾說話的新平臺,監督也有了好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