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帥)處處是紅花綠草和潺潺的流水,蝴蝶和蜻蜓在花間嬉戲,走進泰興經濟開發區尾水涵養濕地,仿佛來到了一片濕地公園。
事實上,這里是對濱江污水處理廠的尾水,進行凈化的一片生態安全緩沖區。“我們建設這個生態濕地,就是為了保護長江,把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水,經過濕地進一步凈化,不向長江直接排一滴水。”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亞軍介紹,這片濕地總面積230畝,一期80畝已建成試運行。
不同于利用物理、化學方法的傳統污水處理技術,生態安全緩沖區更多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以往,開發區的污水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一級A標準后,直接排入長江。現在,尾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緩沖區,停留約48小時,經過生態濕地凈化之后,水質可以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之后排入周邊河道。”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白學軍告訴記者。
“試運行期間,有的水草長勢不錯,有的比較蔫,我們將不斷調整能夠適應的水草。”白學軍指著濕地說,別看水面綠草盈盈,水下還有1.5米深的火山石進行吸附,更有墊層防止污水下滲,整個緩沖區由高低不同的生物氧化塘、垂直潛流濕地和清水涵養塘三部分組成,每天能處理經濟開發區約3萬噸的混合污水。
據了解,尾水涵養濕地還具有抵御洪水、調節徑流、補充地下水、改善氣候、美化環境和維護區域生態平衡等多方面功能。
|